牙痛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牙病均能引起牙痛,常见的有龋齿、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龈炎、牙根尖周炎、牙外伤、智齿冠周炎。此外,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等能引起牙痛。身体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患者牙髓充血、糖尿病患者牙髓血管发炎坏死以及流感、颌骨囊肿或肿瘤、心脏病等也可引起牙痛。所以对于主诉牙痛的患者,口腔医生在诊治过程中首先应除外口腔疾病以外引起牙痛的原因,采取及时有效的诊疗方法,既解除疼痛从而又不掩盖其它病情,达到安全诊疗。
牙髓炎所致牙痛的患者,一般均有龋齿,当龋齿发展到一定深度,达到牙髓或接近牙髓时,龋洞内的细菌就可直接通过牙本质小管进入到牙髓腔内,引起牙髓炎。其疼痛极难忍受。在外界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就可产生剧烈的疼痛,疼痛没有间歇性,多数患者在晚上睡眠时疼痛严重,这是卧位比站立时头处于更低的位置,牙髓腔内更易充血,毛细血管扩张,牙髓体积增大,压迫静脉回流,从而使髓腔内压力升高使之压迫神经,所以牙痛更重。此时多数患者疼痛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到同侧的上下牙或头面部,表现为伴有半侧头痛、太阳穴痛的症状。由于牙髓内神经末梢只有痛觉感受器而没有定位感受器。所以在问诊及检查时往往分辨不清哪个是病牙,有时上牙痫确感觉到下牙痛。急性牙髓炎时患者牙痛为跳痛,冷刺激时疼痛可暂时缓解。当开髓减压后,剧痛会骤减。这是鉴别心源性牙痛的最根本的方法。(以上内容摘自:心源性牙痛与牙髓炎牙痛的鉴别诊治体会,刘树生,廊坊市人民医院,2007年度全国第十二届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第57-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