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学者认为,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风、火、痰、虚、瘀等引起清窍失养,其病位在脑,病机可归纳为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肾精不足、痰湿中阻、气虚血瘀等证型。李鲤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易引起脾胃运化失职,肝胆疏泄失常,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壅积,或气血生化乏源,一遇诱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李鲤教授认为,眩晕病多虚中夹实,病性以虚者居多,病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机多见脾失健运、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蒙蔽清窍,或肝肾亏虚,风阳挟痰瘀上扰,或气血不足,清窍失养,或气虚痰瘀阻络,清阳不升,终致虚中夹实、虚实夹杂之证候。(以上内容摘自:《李鲤治疗眩晕临床经验
① 治疗慢性气管炎:对咳、痰、喘均有一定近期效果,但以对单纯型疗效较好。据82例观察,用药后近期控制34例,显效26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服药后普遍反映食欲增加,睡眠好转。仅个别患者因服药过显产生腹泻、腹痛反应,但为时较短,不需处理可白行消失。用法:柳枝4两,切碎洗净,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② 治疗烧烫伤:取新鲜柳树枝烧成炭(不可烧成灰)研细末,过筛,用香油调成稀膏状,涂敷创面,每日1~2次,不包扎。换药时不必擦去前药,任其自行脱痂。上药后约3~4小时创面渐干,结成焦痂,随着出现疼痛。此时可在药痴上涂以香油使之软润,切不可擦掉原药。应用3例小面积Ⅱ度烧伤,效果良好,经3~14天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