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崇裕
咳嗽经久不愈,西医往往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而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很多患者都是由于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最终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
小儿感冒之后遗留咳嗽,临床多见,家长对此很是苦恼,经常是中西药杂投,往往治疗时有效,但总会遗留咳嗽尾巴,不时咳嗽几声,病程可以拖至几年。其实久咳不止,只要辨证准确,选对处方,是完全可以彻底断根的。
病案
关某,女,5岁3个月,2012年12月30日就诊。
家长代诉:患儿感冒之后遗留咳嗽,中西医间断治疗半年左右,效果不佳,时好时坏。近一周来咳嗽加重,现见咳嗽有痰声,不会吐,晨起咳嗽甚,无喷嚏,有鼻塞,流清涕;服西药(具体不详)后大便数天未解,昨天始有大便,质稀;精神可,汗多,胃纳不佳,唇干,舌尖红,薄白苔呈草莓舌,脉不详。
黄芪10g 防风10g 焦白术6g 党参6g 陈皮10g 姜半夏10g 茯苓10g 炙甘草6g 桔梗6g 生姜3片 大红枣3枚 5剂
医嘱:一天1剂,水煎温服,可以当茶喝,药渣煮水泡脚。
2013年1月5日复诊:
药后咳嗽已愈。服用第一剂药时咳嗽加重,之后则不断减轻而愈,现在要求调理体质。目前症状多汗,稍微活动则满身大汗,夜间盗汗,胃纳不佳,大小便正常,面色青暗,舌淡红苔白,脉浮。
黄芪10g 防风10g 焦白术6g 桂枝6g 白芍6g 生姜3片 大红枣6枚 炙甘草3g 5剂
医嘱同前。
心得
《医学心悟·第三卷·咳嗽》曰:“肺为娇脏,攻击之剂,即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
故而感冒之后易遗留咳嗽。
咳嗽虽为肺部疾患的主要症状,但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中,诚如《内经》所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但“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医学三字经·咳嗽》)。
临床辨治咳嗽,一般都从外感、内伤着眼,外感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但依此分型治疗久咳效果往往不佳,因为久咳亦可因感邪恋肺,正气不足,外邪未去而致,虚实夹杂,故而“治病求本,见咳不止咳”才是临床治疗咳嗽之最高境界。
此案患儿咳嗽半年未愈,又有多汗、鼻塞流清涕,说明其表气虚导致邪气留恋,驱邪未净故久咳不止,而久咳不止本身亦说明其有正虚的一面,因此选用玉屏风散补脾益气、固表止汗,诚如《成方便读》所云:
此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此患儿咳嗽有痰,胃纳不佳,则说明脾肺亦有不足之处,故而痰生而不消,痰亦是其致病因素之一,故选用六君子汤健脾燥湿,化痰和中,脾肺同治,攻补兼施,亦有兼顾小儿脏腑娇嫩,不耐攻伐之意。因小儿不会吐痰,则加桔梗促其痰消,方证合拍则效果亦佳。
一周后复诊,咳嗽已愈,有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亦除,故而采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善后。玉屏风散合桂枝汤调理营卫、健脾补肺,能提高患儿抵抗力,预防发病。
诚如江西经方家陈瑞春先生所说:“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同属固表祛邪之剂,但前者用桂枝、芍药均入血分,能通心脉,故调和营卫而重在和营;后者用防风、黄芪纯走气分,专入肺经,故益气固表而重在助卫。
若合而用之,则不仅合‘肺气属卫,心主血属营’之理,有一营一卫之制,而且前方之姜、枣益胃与后方之白术健脾相伍,使营卫能自中达上,由内而外,全面贯通而恢复卫外抗邪的正常机能。因此,虚人外感而营卫俱虚者,非此合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