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咳嗽系效方
1.专治上呼吸道感染神奇妙方适用于发冷,发热,以发烧为主,并有口干,咽痛,头痛,头昏,鼻出热气,舌苔黄等特征。
处方:
银花三钱、连翘三钱、桑叶二钱、菊花二钱、桔梗三钱、芦根一两 滑石三钱、甘草二钱、牛蒡子三钱、板蓝根五钱、薄荷一钱半
用法:水煎温服,每日一付。本方也治疗流行性感冒病症
2、白牛宣肺汤治咳嗽
方组:
白僵蚕9g、牛蒡子10g、杏仁10g、前胡9g、桔梗12g、荆芥10g、薄荷6g、紫菀10g、甘草6g。
功用:
宣肺散邪,止咳利咽。
主治:
外邪犯肺。症见治诸邪犯肺而咽嗓不利,咳嗽频作者。
加减化裁:
①风寒者加炙麻黄,以助散寒宣肺;
②风热者加桑叶、菊花,以增清热宣肺;
③心烦急躁者,加黛蛤散、炒栀子、牡丹皮以清肝;
④头晕面赤者,加钩藤、菊花,以平肝;
⑤心烦胁痛者,加柴胡、玫瑰花,以疏肝;
⑥痰黄黏稠者,加黄芩、石膏、桑白皮,以清肺;
⑦干咳无痰者,加麦冬、玄参、沙参,以润肺;
⑧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火麻仁,以通腑气。
3、特效感冒宁
方组:苏叶10g薄荷10g藿香10g防风10g荆芥10g双花12g、苍术10g黄芪10g甘草3g
功能:解邪固表。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疼、咳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加减:
①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
②咳嗽痰多稠者,加淅贝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陈皮9克。
③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
④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
⑤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4、上呼吸道疾病秘方,用养阴清肺汤为主加减,治愈率几近百分之百,毫不逊色于西医,而且费用低,时间短。
处方:生地30g 麦冬30g 元参30g 白芍12g 浙贝15g 僵蚕15g姜黄10g 蝉衣6g 大黄10g 丹皮10g 薄荷10g 山豆根15g生草10克
加减:
①急性气管炎
加荞麦30g黄芩30g鱼腥草30g,北沙参30g则收效更快捷。
5、治热不用酸寒,如救火不用水。
①外感风寒发热方:
郁遏肺气,化热生痰,壅塞而导致咳喘。拟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兼清热化痰,以恢复肺之宣肃功能。
处方: 麻黄5克,生石膏20克,杏仁6克,清半夏10克,陈皮6克,荆芥6克,前胡6克,滑石粉10克,马齿苋20克,乌梅6克,甘草6克。
②少阳寒热往来方:
身疲,纳呆,舌淡红,苔微黄干燥,脉弦缓,午前较轻,至日晡则寒热作。 靳老疏小柴胡汤加味。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青蒿15克,连翘25克,知母15克,鲜蒲公英根60克,马齿苋50克,乌梅10克,瓜蒌20克(杵) 药仅进3剂,往来寒热即退。
③高热不退效方:
处方: 生石膏120克(杵,先煎),肥知母5克,金银花25克,连翘25克,大青叶3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生地25克,甘草10克,鲜蒲公英根60克(去泥土),马齿苋60克,乌梅10克。
6、大发解毒散治外感
处方:麻黄9克,细辛3克,藁本12克,蔓荆子12克,老姜2片,羌活9克,防风9克,白芷6克,川芎9克,贯众30克,黄芩9克,夏枯草15克,银花藤30克
治疗多种感冒,常有良效,特别适用于恶寒发热,身痛如裹,鼻流清涕,头痛胸痞,舌质不甚红,苔白或微黄腻,所谓寒火难清者,此方大能辛散开泄,发越郁火,清热解毒。
加减:若舌红热重,更加生石膏60克。
7、雪里柴治流感高烧秘:
处方:石膏60g,知母15g,柴胡20g,黄芩20g,甘草6g,粳米60g,大黄3g。
按:白虎汤用于清阳明气分之热。柴胡,《本草纲目》云:柴胡乃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又云:“盖热有在皮肤、在脏腑、在骨髓,非柴胡不可。
8、健身固表汤治疗因体弱或慢性鼻炎、气管炎而感冒缠绵不愈。
处方:黄芪、百合各20克,白术、防风各1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2~3剂即可。
9、呼吸道感染方
方组:银花30克,连翘15克,羌活10克,板蓝根30克,射干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生甘草5克。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10、大补阴青龙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处方:麻黄、细辛、白芥子、五味子、半夏和少量的洋金花。
11、六和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夏暑感冒
功能:祛暑化湿,养阴润燥。
主治:夏秋季节,外感暑湿,或燥气伤肺,胸闷倦怠,肌热身痛,食少神疲,咽干舌燥,干咳无痰,渴不思饮,或溺赤便秘,暑湿化热,咽喉微痛等症。
方组:藿香、厚朴各12g,薏苡仁18g,白术、苍术各12g,沙参、麦冬各15g,桔梗、黄芩各12g,党参18g,佩兰、滑石各15g,甘草3g。
12、咳喘三验方:
①寒咳方:
黄芪 15g 苏子15g 紫苏子6g 莱服子6g 白芥子10g 甘草3g水煎服叁剂,小儿减半,主治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
②热咳方:
生石膏60g 银花20g 连翘10g 葛根10g 杏仁9g 桔梗10g 元参10g 黄芩10g 生地20g
甘草6g 大黄12g 茅根200g 叁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③百日咳:
地骨皮15g 桑白皮15g 黄苓10g 甘草3g 大米1g 引 水煎服
13、哮灵汤治支气管哮喘
哮灵汤组成:桑白皮12g,苏子12g,冬瓜子24g,炙麻黄9g,杏仁12g,地龙18g,熟地18g,党参18g
随证加减:
①有热或夏季发作者加石膏
②便秘加瓜蒌
③咳嗽加冬花、百部
④经常感冒者加黄芪防风
⑤每因郁怒而导致哮喘发作者去党参、熟地,加香附、白芍、枳壳、沉香
⑥兼见食后腹胀,不欲饮食者加陈皮、半夏、白术等。
14、喉源性咳嗽
三拗汤加味(射干、莱菔子、苏子等酌选一两味)治疗喉源性咳嗽特佳,临床验证几乎百发百中,干祖望老前辈真经方圣手矣!——止咳经方值得推广。
15、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组成:麻黄12~15克,桂枝10~20克,细辛6~12克,干姜9~15克,龙胆草9~15克,黄芩12~30克,甘草9~15克,五味子9~12克,桃、杏仁各12克,制半夏15克,紫菀15克,前胡12克,枳壳15克。
用法:每日水煎1剂。
功效:温肺化饮,清化痰浊。
主治:各种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16、升降散治外热内热良
处方:僵蚕9g,蝉蜕4g,姜黄6g,大黄3g,淡豆豉10g,焦栀子8g,连翘8g,生甘草6g。
17、哮喘效方
处方:麻黄10克 杏仁10克 蝉蜕10克 地龙25克 荆芥穗10克 防风10克 川贝10克 僵蚕10克 五味子 10克 百部10克 葶苈子10克 苏子10克 炙甘草10克
用法:七付一个疗程。
18、郭永来止咳方
处方: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枇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5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杏林集叶》)
方证体悟:此方乃郭永来老中医一生得意之方,大有刘草窗一生由痛泻要方而名之比。自从得到郭医之方,验之临床,确无虚言,真有相见恨晚之憾!
我屡用屡验,疗效百分之百,稍为作一加减即可,现已成我手中王牌专方,病例无数故尔不在例举,医者尽管放心大胆使用,一样会成为手中王牌。说明一点,对于早期外感风寒咳嗽,内兼痰饮者小青龙汤还是首选,这一点请医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