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症自汗盗汗秘方
汗症自汗盗汗秘方
1、止汗神方:
处方:
地骨皮65 防风30 薄荷10 炙甘草6 乌梅10
水煎服日一剂,两剂就止汗。
如是虚汗、潮热盗汗者者,改乌梅为陈醋一两口,饮药时间亦改为下午4时。
此方虽治表不治本,胜在止汗迅速,我用时中病既止,而后在随症治之。-此方治标不治本,万金难买一效,可以一用。
加减配方:
①桑叶15g 牛蒡子10g
②桂枝12g 白芍20g 生姜10g 大枣6g
③生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5g
④当归9g黄芪15g生地黄9g熟地黄9g黄芩g黄连g黄柏9g
⑤浮小麦30g 龙骨15g 牡蛎15g
2、特严重盗汗方
处方:
金樱子根60g 仙鹤草50g 红枣7枚,水煎服,晚上睡觉前喝一次。
3、 当归六黄汤滋阴固表止汗治甲亢结核更年期血糖等症
处方:
当归9g 黄芪12g 生地9g 熟地9g 黄芩9g 黄连9g 黄柏9g
4、桑叶治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愈。监寺教以霜桑叶焙末,米汤下二钱,数日遂愈。
5、治疗盗汗秘方
处方:
甘草、五味子、僵桃各10克,当归、桑叶、山药各15克,生地、黄芪、浮小麦、煅牡蛎各30克。给药3剂。一天一剂,三煎三服,早中饭前半小时服用,晚上临睡前服用。
6、自汗、益气渗湿
处方:
黄芪30克,石苇10克。
7、盗汗
桃红四物汤加味
处方:
当归15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川芎7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牛膝10克,枣仁15克,炙甘草7克
8:治体虚多汗 五味子、麦冬各9克,牡蛎12克。水煎服,一日一次。
9、《滇南本草》里记载了一个两味药的小方子:玉竹15g、丹参7.5g,水煎服,无论自汗盗汗皆可用。
10、盗汗多乃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
夜间汗出,醒后即止。有人即使开着空调睡觉,也是汗水淋漓,湿透睡衣,伴有浑身燥热、面部烘热发红、手心脚心发热、口干咽痛、尿少且黄等症状。这皆是由于阴虚火旺所致。
治疗:
中医认为,盗汗多因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治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若是盗汗,又有头晕心慌,失眠,多为心血不足,以归脾汤加减。
当归六黄汤,出自金元名医李杲所载《兰室秘藏》,具有清虚热,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功效。
组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各6克,黄芪12克。
11、出汗异常中医怎么治疗?
有的人白天稍微动弹一下就全身冒汗;有的人常是半夜醒来发觉汗湿睡衣;有的人就是呆在空调房内仍流汗不止。
中医认为,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调节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一、自汗多为气虚阳虚,其临床表现为:白天常自汗出,动辄尤甚,易感冒,伴头晕、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为气虚引起。
治疗
①、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虚弱,难以卫护体表,汗液就容易自行外泄。出汗多,消耗津液,抵抗力下降,易着凉感冒,治宜补脾益气固表。
用玉屏风散加味:
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炒白术、防风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②、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
用桂枝汤加味:
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12、盗汗多为阴虚火旺:其临床表现为夜间汗出,醒后即止。有人即使开着空调睡觉,也是汗水淋漓,湿透睡衣,伴有浑身燥热、面部烘热发红、手心脚心发热、口干咽痛、尿少且黄等症状。这皆是由于阴虚火旺所致。
治疗
①中医认为,盗汗多因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治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
②若是盗汗,又有头晕心慌,失眠,多为心血不足,以归脾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