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不把前列腺炎当回事,以为只是小便频繁了而已。随着病情加重,还会逐渐出现排尿困难、甚至是尿失禁的情况。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张千古利水第一方”,利水健脾温阳,专治慢性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小便不畅。
【方名】五苓散
【出处】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属于膀胱气化不利症。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方解】:方中泽泻,甘淡,可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增强利水渗湿之力。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
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升腾,故方中加上桂枝,来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下面接个一位患者的案例来讲下:
方先生,43岁,初诊时自述:近三个月来尿不尽、尿频,阴囊抽缩。曾在医院检查前列腺液为:白细胞15—20,卵磷脂小体(++),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但期间西药治疗不明显。后又转中医诊治,以补肾、疏肝等来治疗,结果症状不减反加重。
近症:常腰疼,小便不畅,尿不尽,尿频,食后则少腹拘急,心中摆忙,晕眩,阴囊和阴茎挛缩,而且最近感到恶寒,头晕加重,舌苔白,脉细弦。
辨证:外寒内饮为患。调理: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拟方五苓散加减:桂枝,茯苓,泽泻,猪苓,苍术。结果患者服用三剂症减,继服原方六剂,诸症基本消除。
我们来细看患者的情况:
前阴为宗筋之聚,肝肾所主,一般遇阴缩挛急,会想到补肝益肾。但本例慢性前列腺炎,因水饮为患,且呈外寒内饮之症。补则会激动内饮,导致饮邪上犯,故心中摆忙,头晕,目眩。
正邪相争,内外皆急,故恶寒,少腹拘急,囊缩挛急。此时唯有解表和同时利水,方能表解水去,五苓散正是这种作用。
其实好多疑难杂症,都是穿着马甲的外感,之前患者就诊,大夫只知补肝肾,治其囊缩挛急,却忽略了恶寒表症的马甲。
水饮内停则头晕目眩。湿盛木郁,则小便不利,水无泄路。湿盛木郁,木邪横逆,则少腹拘急,阴缩挛急,此皆是木气不升。这是属于表里证。
表则恶寒不解,里则小便不利,不知利水泻湿,反滋阴补肾,脾胃更滞,木气更郁,所以症不减反加重。
这里白术换成苍术,是因白术药效较缓、是个比较柔的药。而苍术就比较刚烈,发挥起作用来也比较急、比较快,且能燥湿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