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 9 月 14日这个普通的周六,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个与欲望、健康息息相关的话题。当下,很多人简单地将自慰现象归结于“性欲太旺”,却忽视了这背后可能隐藏的病症——性欲亢进往往源于肾虚。如今,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社会中,性药大多以滋阴壮阳为卖点,助性的滋补品在大街小巷泛滥。然而,不少人因自慰问题寻求这类诊所的治疗后,却陷入了性欲更强、肾更虚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而且,寻找能够降低性欲的诊所或药方简直难如登天,甚至许多中医对此也束手无策。但实际上,能让人“清心寡欲”的药方是存在的。回想几年前的一个夜晚,在我准备下班之际,一对夫妻带着他们的儿子匆匆闯进诊室。那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精神萎靡不振,目光空洞无神。经了解,这个孩子原本成绩优异,一直是班级前三,冲击 985、211 高校本是十拿九稳。但近半年来,成绩却直线下滑,每天哈欠连连,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家长起初以为是休息不好或者营养跟不上,尝试了多种方法却都无济于事。直到某天半夜,他们听到儿子房间的异样,才发现孩子染上了自慰的恶习,且每天晚上难以自制。孩子自己也深知这样不好,却无法克制,甚至出现了血精现象,这让他惊恐万分,但依然无法停止。这对夫妻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他们猜测这可能是一种病,于是在诊室外徘徊许久,趁无人时闯进了诊室。
经过诊断,这个患者舌红少苔,脉细数,手脚心发热,小便发黄且尿道涩痛,腰膝酸困,耳鸣时常发作,心烦多梦,身体疲倦无力。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上课就恍恍惚惚,精神难以集中。基于此,我给他开了这样的药方:黄连 20 克,黄芩 10 克,阿胶(烊化)30 克,鸡子黄 2 枚,白芍、栀子、金樱子各 15 克。其他药材水煎,用鸡子黄搅匀冲服。服用 5 剂后,患者前来复诊,说感觉心中清净了一些,睡眠有所改善,手心也不再燥热。我嘱咐他继续按原方服用,连续服用 20 剂后,所有症状都消失了,生活和学习恢复了正常,成绩也开始回升。患者表示自己从未感到如此轻松,脑海中那些杂乱的欲望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得到了“解脱”。其实,这个药方就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其基本组成包括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在这个方子里,黄连和黄芩起到清心火的作用;阿胶和芍药滋养肾阴;鸡子黄则上可清心安神,下能滋补肾阴。它是治疗心火旺、肾阴虚、心肾不交的常用方剂,主要功效就是帮助病人“清心寡欲”。在过去,它常用于治疗因性欲旺盛而伤身的患者,而且效果显著。同时,这个药方也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其原理并非消除前列腺内部的炎症,而是让病人“清心寡欲”,减少房事,使前列腺得到充分的休养,从而实现自我康复。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人间就是地狱。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为什么说人间是地狱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被欲望所驱使。合理的欲望是生活的动力源泉,但难以控制的欲望则会成为痛苦的根源。无尽的欲望带来无尽的痛苦,我们被欲望所累,劳心伤神,耗损气血,导致阴阳失衡,神魂紊乱,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生。所以说,清心寡欲者方能长寿。这个患者出现的血精症与现代的前列腺炎极为相似。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心火亢盛,肾阴不足,火邪损伤络脉,瘀精败血被热邪逼迫而出所致。患者舌脉呈现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的特征,这是典型的肾阴不足、心火偏亢的表现。舌红表明体内有热,阴虚则舌苔较少;脉细说明阴血亏虚,脉数则表示虚热内扰。心经走手心,肾经走足心,所以心肾阴虚有火时,手脚心就会发热。心神被火热之邪扰乱,就会导致睡眠不安、心烦意乱。肾阴不足,耳窍失养,就会出现耳鸣。肾气不足则全身乏力。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热邪促使大脑中欲望频发,各种杂乱的想法难以自制。心火亢盛,会进一步灼伤肾阴,肾阴虚后,心火更加难以收敛。热邪灼伤下焦络脉,患者就会出现出血症状。
因此,对这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就是上清心火,下滋肾阴。鉴于患者已经出现血精现象,所以在黄连阿胶汤的基础上加入栀子清火,加入金樱子固摄精关,从而解决了问题。中文词汇“清心寡欲”极富哲理。“清心”在前,“寡欲”在后,不清心,就无法做到寡欲。所谓清心,其实就是清心火。为什么人的欲望那么多?为什么会焦虑、急躁、贪恋、神不守舍?根源就在于有心火。心的阳热之性过强,就像过去东北的火炕,如果火太旺,人就无法在炕上待了。所以,要想做到寡欲,必须先清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