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治鼻炎,常加用这味药;我20年治疗鼻窦炎方,不管急慢性,望珍重
石膏之性,又善治脑漏。方书治脑漏之证,恒用辛夷、苍耳。然此证病因,有因脑为风袭者,又因肝移热于脑者。
若因脑为风袭而得,其初得之时,或可用此辛温之品散之。若久而化热,此辛温之药即不宜用;至为肝移热于脑,则辛温之药尤所必戒也。
近治奉天大西关溥源酱房郭玉堂,得此证半载不愈。鼻中时流浊涕,其气腥臭,心热神昏,恒觉眩晕。其脉左右皆弦而有力,其大便恒干燥。
知其肝移热于脑,其胃亦移热于脑矣。恐其病因原系风袭,先与西药阿斯必林瓦许以发其汗,头目即觉清爽。
继为疏方,用生石膏两半,龙胆草、生杭芍、玄参、知母、花粉各四钱,连翘、金银花、甘草各二钱,薄荷叶一钱。连服十剂,石膏皆用两半,他药则少有加减,其病遂脱然痊愈。
又治奉天测量局护兵某,得此证七八日,其脉浮而有力。知其因风束生热也。亦先用阿斯必林瓦许汗之。汗后,其鼻中浊涕即减,亦投以前方,连服三剂痊愈。
鼻窦炎也是常见的鼻病,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中医称此病为鼻渊。鼻窦炎急性期较好治,迁延失治变为慢性了,则缠绵难愈。鼻窦炎的炎症累及额窦则头痛较剧,累及筛窦、上颌窦,则鼻塞、嗅觉减退较甚。炎症严重时,伴有发热、恶寒。额窦炎,用手指按压攒竹穴(额窦处),有明显压痛;颌窦炎,用手指按压鼻鞍(副鼻窦处),亦有明显压痛。
一旦拟为鼻窦炎,不管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急性发作,投以芎芷石膏汤加减方,不失为最佳选择。基本方如下:
川芎10g,白芷10g,石膏30g,藿香10g,白术10g,前胡10g,辛夷花10g,苍耳子10g,淡竹叶12g,黄芩10g,甘草5g。
芎芷石膏汤加减方治鼻窦炎原为董永法老师传授给我的,再经我二十多年的验证,稍事修整,己成为我临床常用方。
以上点滴经验皆为我实实在在的临证心得,诸后学者不妨谨记之,或可以简驭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