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神针 加热中药方剂
太乙神针
太乙神针针灸书。1卷。按人佚名。约成书于18世纪中(消:雍正年间)。又称大乙针。是在药卷灸法的·种形式即雷火(神)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本书首裁太乙神针方,自为用针法、入神禁忌、正面及背面穴;道固及说明等。流传的各种刊本甚多,其中有不少改编本,增订穴位及歌赋而改易书名者,如(太乙针方)、《太乙神针灸法》、《太乙神针集解》等.容大致相同。艾卷灸法的一种,卷内按人药物,其配方及用法说明见《太乙神针》等着作。
基本内容
太乙神针太乙神针 针灸书。1卷。 按人佚名。约成书于18世纪中(消 :雍正年间)。又称大乙针。是在药卷灸法的·种形式即雷火(神)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本书首裁太乙神针方,自为用针法、入神禁忌、正面及背面穴 ;道固及说明等。流传的各种刊本甚多,其中有不少改编本,增订穴位及歌赋而改易书名者,如(太乙针方)、《太乙神针灸法》、《太乙神针集解》等.容大致相同。艾卷灸法的一种,卷内按人药物,其配方及用法说明见《太乙神针》等着作。
基本概述
正在加载太乙神针
太乙针灸疗法,又称“太乙神针疗法”,是应用药物艾条施灸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就有记载。近代仍常用此法治疗疼痛。
操作方法
一、药物艾条制作取艾绒100克、硫黄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克,将以上诸药研成细末和匀。取难能可桑皮纸1张,宽约40厘米见方,摊平。然后先取艾绒25克,均匀铺在纸上;再取药末6克,掺在艾绒里,卷紧。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1寸许,捻紧即成。二、施术方法1.用加药艾条点燃一端,将艾火一端以布十层包裹,熨于穴位上。若熄、冷却,则重新点燃灸之。如此灸5~7次。2.在所灸的部位复盖几层棉纸或布,再将点燃的艾条隔着纸或布,直接按在穴位上,留1~2秒钟即可。紧接着再按其他穴位。若火熄则重新点燃。每次按灸10次左右。上述两法可任意选用。
禁忌症状
实热证、阴虚证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头面、五官、大血管处禁灸。2.孕妇腰骶部、腹部禁灸。3.使用本疗法要注意防止发生烫伤现象。4.使用本疗法时最好能备两支艾条,以便一支燃尽时,另一支立即接上,使火力不辍,效果更佳。
针灸按语
目前,艾条灸的广泛运用,实际上就是“太乙神针”或“雷火神针”演变而来的。不同于“太乙神针”艾条是由艾绒和多味药物制成,而普通艾条仅仅是以艾绒为主,掺以少量的药物制成。此外,在操作上两者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