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肝胆湿热的中成药
脾虚肝胆湿热的中成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孙冀真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柴胡6克,龙胆草9克,板蓝根30克,生甘草3克,荆芥6克,赤白芍各9克,车前子9克,炒牛子9克,青黛3克。
功能主治平泄肝火,清化湿热,佐散风热。主肝火妄动,湿热蕴结,风热外感引发。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孙冀真方
齐强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9克,焦栀9克,柴胡9克,黄芩9克,生地9克,泽泻12克,当归12克,木通9克,甘草6克,银花50克,连翘15克,板兰根15克。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佐以解毒消炎。主肝胆火盛,上攻于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齐强方
现在有很多人的体质都是非常的差的,如果人们想要让自己拥有一个
健康的身体,那么人们应该要去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体质,
在了解了体质以后就可以对症下药,调理好自己的身体。比如说有些
人是脾虚肝胆湿热,这样的人群可以考虑服用中成药来改善体质。脾
虚肝胆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脾虚肝胆湿热的中成药
1.肝胆湿热
证候: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
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
湿热。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
木通、车前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
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见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半夏;若见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
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苓、金
银花;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湿热黄疸
证候: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
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
黄腻,脉滑数。治则:泄热,利湿,退黄。主方:茵陈蒿汤加味。方
药:茵陈、栀子、车前子、茯苓、滑石、连翘、赤芍。水煎,取汁
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黄疸加深,嗜睡或昏迷者,宜送服或鼻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
雪丹之类。
3.湿热阻滞肝胆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
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则: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主方:大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枳实、厚朴、黄芩
、半夏、大黄、生姜,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
服。
脾虚肝胆湿热的中成药
若腹痛剧烈,呕吐蛔虫者,宜先服乌梅丸安蛔,再选用本方;若湿热
煎熬成砂石,阻滞胆道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若胃肠燥热,
大便不通,脘腹脓满者,加芒硝(冲服)。
(二)外治法
1.外敷药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黄,任选1种,选敷合谷、列缺,
发泡后,刺破流出黄水(但操作时避免感染,最好在医务工作者的监
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湿热黄疸。
(2)地肤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阴,用于阴部湿痒,带下黄臭。
2.灌肠疗法
(1)生大黄、马齿苋、黄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20~30
分钟,每日1~2次。
脾虚肝胆湿热的中成药
(2)生大黄、败酱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肠,保留20~
30分钟,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