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但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出现了失眠症状。失眠在传统中医里又称为“不寐”,主要为入眠困难、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不深以致醒后疲倦,严重者可彻夜不眠。
李某某,女,45岁,2007年6月17日初诊。患者严重失眠一年,一年来经多方求治无效,患者神疲乏力,烦躁、心悸、口干,饮水不解渴,曾久服六味地黄汤、酸枣仁汤等方效不显。舌嫩红,苔薄白,脉沉细,寸略旺,两颧红。投以潜阳封髓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灸远志1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6月23日复诊,效大显,由原来通宵难眠改为可入眠4-5小时,心悸、口干均得改善。守此方一月后,诸症息消。第二年因感冒就诊,一直未复发。
按:“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失眠者,多由阳不能归于阴多见。”“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入夜不寐,多乃相火不潜于肾水之中浮起而扰神。神无以守舍,寐之安有哉?失眠因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治法重在引火归源,使其水火既济,自然神安寐安。下元亏虚,肾火旺浮,容易导致心神不效而失眠。本例因肾阳虚相火浮虚,扰动心神,心肾不交而见心悸、不寐等诸症,故在大剂附子温肾水辅以肉桂等壮君火,附以龙牡龟板等诸潜镇之品交泰水火,细辛、远志等开三焦通道,使相火秘藏,肾水得温,膀胱之水上济君火,心肾相交而诸症悉除。
潜阳封髓丹原方:砂仁15g,甘草6g,黄柏12g,附片30g,龟板24g。
根据临床的需要不断发展,又不断地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这些调整是从吴佩衡先生开始的,经他的孙子吴荣祖老师的临床实践延续了下来。起初,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两味药∶骨碎补和细辛。关于前者,《本草求真》写道∶“ 味苦而温,功专入肾补骨,且能入心破血。是以肾虚耳鸣、久泻、跌仆损伤、骨痛、牙痛出血、无不用此调治 ”。《药性论》中更是指出骨碎补可以治上热下冷的病情。关于后者,《本草备要》中说∶“细辛之辛能行水气以润之(《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虽手少阴引经,乃足少阴本药 ”。细辛善于温散太阳少阴两经之寒。
3- 炒白术。炒白术和甘草巧妙的配合充分体现了补土伏火(火无土不潜藏)的道理。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吴老师喜欢用乡间烧火的方法做例子:寒冬的夜晚,农民们上床以前,在炉床里堆上一些土或者灰,既能保温,又不让火烧得太快。第二天起来一吹,便又能把火吹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