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耳鸣的耳三针疗法
一、耳鸣是如何产生的?
耳鸣是由于耳蜗内外毛细胞的细胞膜透性障碍或改变,或毛细胞突触代谢障碍,或听神经纤维间的短路引起的。有60%的耳鸣患者临床医生可以找到病因,归纳为以下原因:
1、 耳毒性药物原因:
引起耳鸣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药物仅引起耳鸣而不造成听力损失,原因是这类药物在中柢神经系统内影响了与神经递质有关的生物胺代谢过程,造成了听觉中枢神经元的“惊厥”副作用所致。如:一些抗癌药,抗痉厥药,抗菌药,大环内酯类抗菌素,麻醉性镇痛药等。
另一类药物既引起耳鸣又造成听力损失,甚至造成全聋,这类药物引起的耳鸣症状是毛细胞或听神经元受损的“初级”表现形式。如:抗癌药物,抗菌素与抗寄生虫药物,氨基醣甙类抗菌素等。
2、 噪声原因:
人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如果突然听到鞭炮声,耳内会有一阵很长的回响,半天才能消退,这就是外界噪声暂时损伤了人的听神经。那些长期工作在噪音性很强的环境,比如拖拉机和汽车司机、交警、武装警察、军人、迪斯科舞厅的工作人员、麻将娱乐者、长期开会者、以及各类设备的操作人员等等都是噪音的受害者,长期的噪音刺激大部分时候造成了内耳神经损伤。噪声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听神经纤维自发活动的紊乱。一般来说超过安全噪声标准(85-90分贝)强度的噪声都有可能造成耳鸣及耳聋。但对同一强度的噪声,存在着个体敏感性差异,只有敏感者才受到伤害或受到伤害的程度最重。
3、 外耳与中耳疾病的原因:
外耳异物(耵聍)等触及鼓膜时可引起耳鸣;中耳的血管畸形及病变也可能引起耳鸣。通过耳科临床医生检查和治疗,此类耳鸣大部分可以治愈。
4、年龄原因:
60岁以上人耳鸣发病率高达30%。主要原因是随年龄的增长,听觉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所致。
5、血管畸形或血液流变学原因:
由于此类血管或血液原因,使流向颅内、耳蜗内的供血血流不规则,或者由颈部、颅腔血管异常所产生的血管性杂音传至耳内导致耳鸣。
6、美尼尔氏病原因;
7、听神经瘤;(主要靠手术治疗)
8、硬化症:
是骨迷路致密的板层骨局灶性地被富含细胞和血管的海绵状新骨代替而产生的疾病。(主要靠手术治疗)
9、头部外伤的原因;
10、肌肉阵挛原因;
11、精神紧张原因;
12、全身系统性疾患原因:
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低血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痉挛性疾病等均可能伴随耳鸣。
13、另有尚不能明确原因的耳鸣,约占耳鸣人数的40%。近年来发现,肌筋膜炎,尤其是斜方肌上部、胸锁乳突肌筋炎,也可导致耳鸣。它可能是这些不明原因性耳鸣的真正原因。但也可能是由于耳蜗内外毛细胞的细胞膜透性障碍或改变,或毛细胞突触代谢障碍,或听神经纤维间的短路引起的。
二、 耳鸣有哪些危害?
1 影响人的听力:“久鸣必聋”即俗语讲的“闹聋”,多数情况为渐进性听力下降,高频听力尤甚。
2 影响人的精神生活:一旦患有耳鸣,可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和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又可加重耳鸣,如此恶性循环。如可造成患者失眠、健忘、性格改变、忧虑症、抑郁症等。
3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严重耳鸣者可使患者心态失衡、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易诱发其他疾病。
三、 耳聋、耳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耳聋与耳鸣密切相关且关系复杂,故有学者认为它们是一种病的两种表现。耳聋耳鸣往往并存,“无聋性耳鸣”十分罕见,各医疗机构在治疗上也基本相同。通过进一步临床分析认为:多数耳鸣主要是一种听觉功能紊乱现象,是一种症状,可以贯穿疾病全过程,是病变部位的自发性放电活动所致。耳聋则是听觉功能受到抑制或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我们在临床中得到证实,如通过用鸣耳静治疗可以完全消除或缓解,耳聋除突发性耳聋及中轻度耳聋外,鸣耳静治疗可以提高一部分听力,但很难完全恢复正常。
四、 靳三针疗法如何治疗耳鸣耳聋?
主穴---耳三针。即 听宫,听会,完骨。
可以配用中渚,外关,合谷,四神针(加大刺激。增强脑血流量),对于颈源性耳鸣耳聋,还可加颈三针。
深刺1.2---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