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灸疗法及七种药灸制品配方
2019-03-06 08:30:45
历来之灸都单用艾叶制成,主治寒型疾病,治病种类受到局限,还多是配合针法治病。我们发明将药物依法精制,和艾叶依法制为神灸,有特殊之药和灸双重作用,能治疗各科疾病,扩大了古灸之治疗范围,且疗效神奇。有7种神灸配方:1,癫痫晕病神灸:灸中药、灸主治风热痰,气滞血瘀所致的癫痫、眩晕、疼痛。2.头面五官止痛神灸:灸中药、灸主治头面五官疼痛。3.行气止痛神灸;灸中药、灸主治胃、肠、肝、胆病的气滞胀痛,经期腹胀痛。4.活血止痛神灸:灸中药、灸主治气滞血瘀的胃肠、肝、胆疼痛及痛经等病。5.四痹神灸:灸中药、灸主治风、寒、湿、瘀之痹。6.一号神灸:灸中药、灸主治风、寒、湿、瘀、气、痰所致的疾病。7.三号神灸:灸中药、灸主治血瘀寒凝引起的疾病,乳房肿瘤顽癣(慢性神经性皮炎、湿疹、各部癣)。
历来之灸都单用艾叶制成,主治寒型疾病,治病种类受到局限,还多是配合针法治病。我们发明将药物依法精制,和艾叶依法制为神灸,有特殊之药和灸双重作用,能治疗各科疾病,扩大了古灸之治疗范围,且疗效神奇。有7种神灸配方:
1,癫痫晕病神灸:灸中药、灸主治风热痰,气滞血瘀所致的癫痫、眩晕、疼痛。
2.头面五官止痛神灸:灸中药、灸主治头面五官疼痛。
3.行气止痛神灸;灸中药、灸主治胃、肠、肝、胆病的气滞胀痛,经期腹胀痛。
4.活血止痛神灸:灸中药、灸主治气滞血瘀的胃肠、肝、胆疼痛及痛经等病。
5.四痹神灸:灸中药、灸主治风、寒、湿、瘀之痹。
6.一号神灸:灸中药、灸主治风、寒、湿、瘀、气、痰所致的疾病。
7.三号神灸:灸中药、灸主治血瘀寒凝引起的疾病,乳房肿瘤顽癣(慢性神经性皮炎、湿疹、各部癣)。
药灸疗法及七种药灸制品配方
从古到今之灸都单用艾叶作条温灸治病,只用于治疗风、寒、湿之类疾病,治病种类少而单一,还多是结合针法治疗。 我们发明将各类中药制末和艾绒制为药灸,这样配入的中药就能借艾灸温热之力进入经络、肌肉、筋骨及脏腑各部治病,并能随各种配入中药的不同而治疗各科疾病,扩大了治疗范围且疗效神奇。这是古今中外的新发明,故请保护专有发明权利。 七种药灸配方如下:
1.癫痫晕痛神灸:明麻10g、川芎30g、菊花30g、牙皂10g、檀香10g、全蝎10g、梅片10g、寸香5g、艾叶500g,诸药为末,和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清热熄风,祛痰、行气,活血通络、开窍,止痛、晕、痫。主治:风、热、痰、气滞、血阏所致的癫痫、眩晕、疼痛。
2.头面五官止痛神灸:玄胡50g、细辛50g、羌活30g、白芷30g、梅片10g、寸香5g、艾叶500g,诸药为末,和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散寒祛风,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头面五官疼痛。
3.行气止痛神灸:檀香30g、沉香30g、玫瑰20g、橘花20g、梅片10g、寸香5g、小茴20g、艾叶500g,诸药为末,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理气、止痛、消胀。主治:胃、肠、肝、胆病的气滞胀痛,经期小腹胀痛。
4.活血止痛神灸:乳香30g、川芎30g、玄胡50g、血竭30g、梅片10g、西红花20g、寸香5g、艾叶500g,诸药制末,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行气活血止痛。主治:治疗气滞血瘀的胃、肠、肝、胆疼痛及痛经等病。
5.四痹神灸:寸香5g、独活30g、羌活20g、地龙10g、和尚偷绣鞋10g、樟脑10g、乳香15g、金钱落地10g、艾叶500g,诸药制末,和入艾叶做条,外用熏灸。 功能:散寒祛风,除湿、止痛、行瘀、消肿、消痹。主治:风、寒、湿、瘀、痹。
6.一号神灸:和尚偷绣鞋5g、金钱落地5g、独活10g、没药20g、牙皂20g、天麻10g、香附10g、当门子5g、樟脑15g、艾叶500g,诸药制末,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散寒、祛风、除湿、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风、寒、湿、瘀、气、痰所致的疾病
7.三号神灸:当门子5g、蜚虻(虻虫)30g、鲤甲(山甲)30g、地龙15g、花蛇6g、棕包头(藜芦)15g、梅片15g、艾叶500g,诸药为末,入艾叶中,制为灸筒,外用熏灸。 功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温经通络、止痛。主治:血瘀寒凝引起的疾病。乳房肿瘤顽癣(慢性神经性皮炎、湿疹、各部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