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法是小儿推拿特别重要的一个保健手法。捏脊法最早记载于名著《肘后备急方》,是近代一个叫葛洪的道医写的。今后是很多小儿推拿医家和临床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地把它发展成为了一个流派的疗法叫捏积疗法。
本文讲的捏脊法是六个方法一气呵成,它最早于国家名老中医在捏脊疗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过了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最后完备成我们小儿保健的手法叫捏脊手法。这个脊背手法刚开始大多是用于解决脑瘫患儿,躯干部的肌张力对于一个孩子的平衡或者是运动来说是特别重要的。经过后世的小儿推拿医家不断的发展和临床上总结,捏脊疗法对于免疫力弱,体质差,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的孩子能增强免疫力;对于气虚自汗的孩子可以益气补气;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的孩子可以健脾和胃;对于春季想增高保健的孩子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增高保健手法,所以值得妈妈们来学习。
捏脊法主要作用于我们脊背部督脉及旁开的膀胱经。脊背是膀胱经背俞穴分布之处,通过刺激脊柱督脉或者膀胱经就能够起到舒筋通络、调和五脏六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这六种不同的手法主要作用于我们身体后侧的颈部、胸部、腰部、骶部皮肤及浅表的核心肌群,比如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臀大肌。具体有以下几个操作手法:
第一个手法叫推脊法。推脊法就是在我们脊背各大肌群进行轻柔的按揉,抚触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放松作用。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能适应接下来的一些操作。
第二个手法叫捏脊法。捏脊法就是在督脉或者膀胱经上进行操作,提升阳气一般都是从下往上进行提捏。三捏一提,一提的时候可以带动督脉和膀胱经络的一些气血。
第三个手法叫点脊法。点脊法顾名思义就是点按脊柱穴,脊柱穴是小儿的一个特定穴位,位于脊背的正中线,起于尾骨部止于第七颈椎,两侧的华佗夹脊穴也一块儿点按了。
第四个手法叫叩脊法。叩脊法就是叩击膀胱经的背俞穴位,用半握拳循着膀胱经背俞穴进行叩击。
第五个手法叫拍脊法。拍脊法就是用我们的虚掌进行拍脊,它能起到提升阳气。
最后一个手法叫收脊法。收脊法就是用我们的大小鱼际按揉、放松,作为一种放松手法。
全部手法一气呵成就能起到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还有培补元气的功劳。对于春季增高保健,想要长高的宝宝;对于消化能力差,想要健脾和胃的宝宝。或着体质差,容易生病,容易出汗,少气无力,面色萎黄,肌肉不多的宝宝都可以尝试一下捏脊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