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肠胃泌尿
>>
肠科
>>
查看详情
桑叶止夜汗,白术善通便
2019-03-11 18:11:06
桑叶止夜汗偶中,白术通便秘功成
作者/魏龙骧 ⊙ 编辑/吕嘉荣
编者按:最早知道桑叶止汗之功是随赵师 抄方时,他喜用桑叶配山萸肉治疗汗出之症,彼时大四,手头唯有《本草备要》,查桑叶一条时,书中也讲到了和尚服用桑叶治疗盗汗的故事,印象深刻。白术通便秘的经验也是魏老写出后被广泛应用临床,效果极佳。此文是魏龙骧老先生应用桑叶和白术的宝贵经验,愿与大家分享
魏龙骧老先生简介:魏龙骧(1911-1992),中医学家,直隶(今河北)东光人。魏龙骧从事中医临床50余载,在中医内、妇、儿科等领域,博采众长,屡起沉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被称为京城“四小名医”。
桑叶止夜汗
1973年冬,有司机工人陈某,年35岁, 因久苦汗症,来我院中医科就诊(病历号139887)。自述每在夜12时左右,即汗出如洗,枕被尽湿,夜夜如此,无日或爽,症已经年,医治罔效。其特点:夜溺时,必如冷风袭人,皮肤粟起,内则若有热流上冲,旋即头眩欲仆,摇摇不能自持。兼见口苦、音嘶、小便短赤等症。脉细微而数,舌质淡红。
从症而论,溺主膀胱足太阳一经,外应皮 毛,其脉上行至头络脑,故小便黄,溺时恶风,或见头眩,据《金匮》百合病篇,溺时淅然者,但头眩者,皆述及之。病之 所苦在夜汗,求愈之迫者在此,他症未介意焉,问之始得。重点问题,医者务在止汗,方可偿其所愿。
“百合” 一症,时人颇多比类神经官能症。 凡病人之见神经官能症,中医视之又属营卫失和使然。如《伤寒论》:“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宜桂 枝汤。”病人脏无他病,其非形体实质之病变可知,盖所指亦即神经官能症也。依症立方,乃投桂枝汤。是方兼具平冲逆、 障风袭、止汗出三症之用。
复以“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滋而润之, 滑石清而利之,赭石重镇之,以其有口苦、音嘶、小便短赤、头眩上逆诸症故也。汤药之外,嘱病人每日吞干桑叶末三 钱,米汤下之。
上方三进,夜汗顿止,续服五剂,虚热上 冲,淅然恶风,头眩欲仆诸症悉蠲。后以 益气养阴,清轻调理之味以善其后。
余治此症,尚属称意,故津津乐道,偶逢医友,尝谈及之。友人曰:“君一矢入彀(比喻合乎一定程式和标准),诸候皆中,理法井然,原无可厚非,可谓善用‘经方’者矣。然尚有疑点存焉,患者夜汗长达一年之久,乃宿恙也,非比时病,今三投剂而汗顿止,桂枝汤有止汗之功,其奏效吾恐未必竟能如此之速。然则,止汗之功,其赖一味桑叶之力,是耶非耶, 望君审之!”
盖余用桑叶亦有其来历,曾偶阅一《笔记》载,严州有僧,每就枕则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愈,监寺教以霜桑叶焙末,米汤下二钱,数日遂愈。读之,以为出于小说家言,未足为据,过眼即逝。今适遇此症,不妨一试,故尾之方末。私念余处方俱见经典。辨证尚能自圆其理,其中止汗之效,乃桂枝汤调和营卫必然之结果,微微桑叶不足道也。医友之言,余仍疑信参半。
不逾月,又连遇夜汗者数起。为穷其究 竟,不杂他药,独取桑叶一味。不期,信手拈来,皆成妙用,无不应手。曩之(从前),不为余所重视者,既屡经实践,则桑叶之止夜汗,自是始确信不复疑矣。言念及此,想桑叶有知,定必指余而斥曰:“尔老医,何贵桂之赫赫,而贱桑之默默。同一药也,其幸功者居首位,实力者止末席,何遭汝之歧视,乃至于此。 ”果尔,余必为之赧然而退。寄语世之独 重经方而轻中草药者,亦可以余为鉴矣。
白术通便秘
便秘者,非如常人之每日应时而下也。此症恒三五日、六七日难得一便,有大便干结坚如羊矢者,窘困肛门,支挣不下,甚则非假手导之不能出,亦有便不干结,间有状如笔管之细者,虽有便意,然每临厕虚坐,尽力努责,依然艰涩,往往力迫求通,而不通益甚,故谓之“大便难”。
便秘一症,医籍所载,名目繁多,治方亦 多。然有效亦有不效者,轻则有效,重则无效;暂用有效,久则失效,迄少应手。孟浪者,但求一时之快,猛剂以攻之,以 致洞泄不止,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东垣所谓“治病必求其源,不可一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源者何在?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 术,尤须重用,始克有济。然后,分辨阴阳,佐之他药可也。或曰:“便秘一症,理应以通幽润燥为正途,不见夫麻仁滋脾 丸、番泻叶等已列之常规,君今重用白术,此燥脾止泻之药也,施诸便秘,岂非背道而驰,愈燥愈秘乎!”
余解之曰:“叶氏有言,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太阴得阳则健,阳明得阴则和,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存阴治在胃,东垣升阳治在脾。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重任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
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力,少则一二两,重则四五两,便干结者加生地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至遇便难下而不干结,更或稀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1977年6月,有北京电车公司某厂之一工人于某来诊。自称患便秘六七年矣,中西医迄未停诊,竟无寸效。七年来,汤药近千剂左右,滋阴如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知母有之;润下如大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以及大黄、芒硝、番泻叶有之;补剂如党参、黄芪、太子参、淮山药、肉苁蓉、狗脊、巴戟等等药备尝之矣;丸药若牛黄解毒、牛黄上清、更衣丸、槐角丸、麻仁滋脾丸;他如开塞露,甘油栓等,直似家常便饭,且常年蜜不离口。然与便秘已结不解之缘,言下不胜其苦,颇为失望。
余诊之,心烦易汗,眠食日减,脉细,舌苔薄滑,余无他象,皆由便秘过久,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当投生白术三两,生地二两,升麻一钱。患者虽未形诸言表,但眉宇间已形半疑半信之态,以为仅仅三味又无一味通下,默然持方而去,实则并未服药。终以便不自下,姑且试之,幸其万一。不期,四小时后,一阵肠鸣,矢气频转,大便豁然而下,为数年之所未有如此之快者。正所谓一剂知,二剂已。嗣后,又继服二十余剂,六七年之便秘,幸占勿药。患者喜出望外,称谢而去。
高龄患便秘者实为不少,一老人罹风疾偏枯,步履艰难,起坐不利,更兼便秘,何以堪此。尝指腹而叹曰:“大便不通,如之奈何!愿医者善为我图之。”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细弦。此乃命门火衰,脾失运转,阴结之象也。疏方生白术二两为主,酌加肉桂一钱,佐以厚朴二钱,大便逐能自通,灰苔亦退,减轻不少痛苦。类似病人, 亦多有效,勿庸一一 例举。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