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方面,很多滋阴的药物都是由六味地黄丸增减而来,六味地黄丸具有三补三泻的作用,介于之上,张景岳首次在六味地黄丸中简化出左归丸,力求只补无泻,阳中求阴。他认为:“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所以去除六味地黄丸中的三泻(泽泻、茯苓、牡丹皮),加入滋补肾阴的枸杞子、龟板胶、牛膝,能补阳益阴、阳中求阴的鹿角胶、菟丝子。此正是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提到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意。
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虽然都是滋阴补肾的中药,但是配方和主治方面均不同。六味地黄丸补肾为主,以泻为辅,补泻平和,对于肾虚不着而兼内热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左归丸以纯补无泻、阳中求阴为特点,可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症。所以《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说道:“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