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体育运动、军事训练或日常生活中,跌打损伤的发病 率往往很高,其病机以瘀血阻滞为主,多以局部疼痛、肿胀、瘀血,甚至功能障碍为主,影 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国内市场治疗跌打损伤的手段很多,如外用中成药品有膏 药外贴,药液外搽,中药湿敷、熏、热熨等。而化学药品方面,多采用非留体类抗炎药进行 镇痛、解热、抗炎治疗,但却易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或中枢神经并发症。还有用皮质类固 醇类药物等来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但总因较严重的副作用而不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其活血 、行气、止痛、消肿的功效明显。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白芷10-30份、白芨20-60份、石菖蒲20-60 份、蒲公英10-30份。应用上述四味药物即可达到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的目的,用于治 疗跌打损伤,主要用于治疗关节损伤、韧带损伤、肌肉损伤、骨损伤、脂肪组织损伤或血肿 等急性闭合性损伤。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还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活性成分草乌10-30份、枇 杷叶10-30份、赤芍10-30份。 跌打损伤通常会导致肌肉、肌腱、关节红肿热痛,本发明组合物以活血、化瘀、行气、 止痛、消肿为根本。其中白芷味辛、性温,其功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白芨味苦、甘、 性凉,其功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石菖蒲味辛、性微温,其功活血、散风,祛湿。蒲公 英味苦、甘、性寒,其功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草乌味辛、性热,其功搜风胜湿,散寒止痛 ,开窍消肿。枇杷叶味苦、性凉,其功和胃降气,清热解毒。赤芍味酸、苦、性凉,其功凉 血,消肿,散瘀,止痛。白芷、石菖蒲、草乌均为热药,草乌配白芷可加强消肿止痛和散寒 通络的作用,三药共奏温经通络,行气散瘀,活血止痛之用,但由于草乌为大热大毒之品, 配伍白芷、石菖蒲,三者共用如同火上浇油,其势过猛,易伤阴、伤血、伤液,故配合白芨 、蒲公英、枇杷叶、赤芍四种苦寒之品以致阴阳和谐,令诸药和缓调达,且四者合用凉血止 血,消肿散瘀。七药共用,共行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之功。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在活性成分的基础上,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 外用制剂。如将活性成分粉碎后,用蜂蜜调和后外敷即可。制备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可用 于治疗跌打损伤所致关节损伤、韧带损伤、肌肉损伤、骨损伤、脂肪组织损伤、血肿等急性 闭合性损伤,治愈时间短,效果明显,不易复发,为临床治疗跌打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白芷10-30份、白芨20-60份、石菖蒲20-60 份、蒲公英10-30份。在该重量配比范围内,根据伤势轻重情况不同,治愈时间和次数有所 不同,轻者用药l-2次,1-3天即愈;重者用药3-5次,3-9天即愈。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实际调 整活性成分的用量,如白芷30份、白芨60份、石菖蒲60份、蒲公英10份;或白芷10份、白芨 20份、石菖蒲20份、蒲公英30份;或白芷20份、白芨40份、石菖蒲60份、蒲公英10份;或白 芷25份、白芨30份、石菖蒲50份、蒲公英15份。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活性 成分的重量比为白芷10份、白芨20份、石菖蒲20份、蒲公英10份,其治疗效果明确,配伍 精当,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均更优。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白芷10-30份、白芨20-60份、石菖蒲20-60份、蒲公英 10-30份的基础上,还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活性成分草乌10-30份、枇杷叶10-30份、赤芍 10-30份。在该重量配比范围内,根据伤势轻重情况不同,治愈时间和次数有所不同,轻者 用药1次,1-2天即愈;重者用药3-4次,3-7天即愈。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实际调整活性成分的 用量,如在白芷10-30份、白芨20-60份、石菖蒲20-60份、蒲公英10-30份的基础上添加草 乌30份、枇杷叶30份、赤芍10份;或草乌10份、枇杷叶10份、赤芍30份;或草乌20份、枇杷 叶25份、赤芍15份;或草乌25份、枇杷叶15份、赤芍15份。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白芷10份、白芨20份、石菖蒲20份、蒲公英10份、草乌10份、枇 杷叶10份、赤芍10份,其治疗效果明确,配伍精当,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均更优。 以下通过发明人临床应用实例用以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有益效果。 下述临床病例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均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活性成分白芷10份、白芨 20份、石菖蒲20份、蒲公英10份、草乌10份、枇杷叶10份、赤芍10份,将活性成分粉碎为 80-100目的粉末,用蜂蜜调和,即可外敷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临床病例l:患者为足球运动员,于比赛中腰部受到猛烈撞击,左侧腰大肌肿痛,拒按 。用药外敷治疗, 一次即愈。 临床病例2:患者为足球运动员,足球训练中左踝关节内翻致伤,外踝肿痛,诊断为' 距腓前韧带损伤'。用药外敷治疗三次,伤愈恢复训练。 临床病例3:患者为足球运动员教练,训练中右膝关节损伤,膝部肿胀,功能受限,诊 断为'膝周围滑囊炎'。用药外敷治疗三次,恢复训练。 临床病例4:患者为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左胫前被踢伤,胫前皮下血肿,疼痛,诊断为 '胫前皮下血肿'。用药外敷治疗两次痊愈。 临床病例5:患者为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右髌骨被踢伤,血肿疼痛,诊断为'髌前血肿 '。用药外敷治疗两此痊愈。 临床病例6:患者被自行车撞击左胸,疼痛、肿胀,深呼吸时疼痛最剧,压痛明显,X片 显示无明显骨折,诊断为'左胸壁挫伤'。用此药外敷治疗,三次痊愈。 应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临床治疗人数愈千人,疗效均佳,愈后良好。 研究过程中发明人曾经以'新伤软膏'(成都体育医院院内制剂自制号080709,该药主 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退热,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所至的红肿、烧热、疼痛等症。皮肤 破损者禁用。)用于效果对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疗效普遍优于'新伤膏',且在临床使 用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度远远小于'新伤软膏'。 权利要求 1.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白芷10-30份、白芨20-60份、石菖蒲20-60份、蒲公英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 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白芷10份、白芨20份、石菖蒲20份、蒲公英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它还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活性成分草乌10-30份、枇杷叶10-30份、赤芍10-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草乌、枇杷叶、赤芍的重量配比为草乌10份、枇杷叶10份、赤芍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l-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它是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是将活性成分粉碎后,用蜂蜜调和。 7.制备权利要求l-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 按重量配比称取活性成分;B、 将活性成分粉碎为80-100目的粉末,用蜂蜜调和。 8.权利要求l-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 跌打损伤中的药物中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打损伤为急性闭合性损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性闭合性损伤为 关节损伤、韧带损伤、肌肉损伤、骨损伤、脂肪组织损伤或血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其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的功效明显。该药物组合物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白芷10-30份、白芨20-60份、石菖蒲20-60份、蒲公英10-30份。还含有草乌10-30份、枇杷叶10-30份、赤芍10-30份。将活性成分粉碎后,用蜂蜜调和后外敷即可。制备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所致韧带损伤、肌肉损伤、血肿、关节红肿热痛等,治愈时间短,效果明显,不易复发,为临床治疗跌打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19/00GK101337030SQ200810304040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 发明者聂常兵 申请人:聂常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