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骨科神经
>>
骨折
>>
查看详情
足跟痛议
2017-01-05 15:32:01
一、足跟痛病因
1、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如果出现足跟痛的时候,则可以垫高足跟,从而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而减轻病痛。同时也可以进行药物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2、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
;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3、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考的松。
4、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
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5、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
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二、五个方法治好脚跟痛
1、毛巾拉伸做锻炼
穿合适的运动鞋,有利于保护足弓和脚跟。脚后跟疼痛一旦发生,用冰块冰脚底。然后每天拉伸运动
2~3次:席地而坐,光脚,膝盖绷直,用毛巾挂在脚趾上,后拉,每组10下,动作可反复。
为了避免健身导致跟腱疼痛,运动量安排应该一张一弛,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相结合。一旦跟腱疼痛发生,可采取让患处休息、冰敷、压迫绷带包扎和高举患处四步疗法。
2、四大验方
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采用中药方: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外用。
3、中药泡洗方
组成: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寻骨草、桃仁、当归、白芥子、牛膝、皂角刺、没药、玄胡、红花各
30克。
用法:用水
3500毫升浸泡30分钟,上火煮开,改用小火10分钟。取出药渣,用药水趁热浸泡足部,早中晚各1次。药渣和药水均保留可反复加热后使用2天,以前法再次煎煮。两周为1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即肿消痛止,重者坚持用药2~3个疗程。
4、食疗方
组成:鸡肉
50克,羊肉50克,淫羊藿9克,枸杞子15克,黑豆60克,红枣5枚。
用法:鸡羊肉洗净切块,与其他药物放入陶瓷锅吗、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
2小时,至鸡、羊肉烂熟为度,调味即可。上药分为两天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此方对伴有糖尿病者尤宜。
4、醋盐泡洗方
组成:陈醋
500毫升,食盐100克。
用法:将醋和盐混合,加水至
60(注:糖尿病患者可由家人代试或用体温计测水温,避免烫伤)。趁温热浸泡患脚,水凉为止。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1周换药1次,可持续1个月。
5、药垫方
组成:白芷、制草乌、防风各
100克,冰片0.5克。用法:将上药分别研细末,混匀。用布做成与足部大小相应的布袋,将上药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布袋内,缝好封口,制成药垫。把药垫放入鞋底后部,每周更换1次。
三、避免高跟鞋疼痛六步骤
1、不要穿太“陡峭”的鞋子
让脚板煞不住车往前滑,脚趾受到挤压当然会疼痛,更容易造成拇趾外翻。穿高一些是比较有气势,痛到摆一张臭脸就更有气势了
!
2、避免摩擦就能避免受伤
在不破坏造型的前提下,穿上一层袜子,能够保护你的皮肤不会因为和鞋面摩擦而起水泡受伤。
3、购买贴合脚底的鞋款
鞋底能够贴合脚底的高低起伏,就能分散压力到脚掌各处,而不至于集中在某一点造成疲累红肿。选鞋的时候认真感受一下,脚底有没有哪一处是碰不到鞋底的
?想不痛,就SayNo吧!
4、预先估算自己会走多少路
在出门之前,先想一想自己今天有哪些行程,会站多久
?要走多少路?假如你想起今天跟人约了要逛街健行,应该就会更加理智地选择鞋子了吧!
5、只在需要的场合穿高跟鞋
高跟鞋穿久了真的会炼就金刚不坏之腿吗
?你真是好傻好天真。多穿多伤,少穿少痛。
6、步伐正确
穿高跟鞋走路其实和平日的走路方式一样就行,务必让鞋跟先著地,然后才是鞋头。
四、足跟痛的偏方治疗
1、足跟痛消除法
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
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
2、药浸法治足跟痛
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
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3、尿渍法治足跟痛
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4、点穴按摩法治双足跟凉痛
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
(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双足跟痛,可先后点压双手穴位。一般治疗5日后,病愈。注:(此法用于骨质增生型足跟痛效果不大)。
5、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
取祁艾
60克,乌梅10克,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6、乌梅、醋法治足跟痛
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天敷
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
7、川芎法治足跟痛
取川芎
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l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8、鲜苍耳叶治足跟痛
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注:一般
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9、夏枯草治足跟痛法
取夏枯草
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小验方
热水袋装八成满的开水,放在地上(如怕热水凉的快,最好垫块布),在热水袋上放一块
2
厘米厚,
10
厘米长、
10
厘米宽的海绵,在海绵上倒上老陈醋,以不流出为度,然后把病足疼痛部位放在海绵上蒸。每天
1-2
次,每次热敷
30
分钟左右。
取仙人掌适量,刮净两面的毛刺,切成两片,先用一片将剖面敷于足跟疼痛部位,外用纱布绷带固定好,
12
小时后换另一片。或将仙人掌切成大小适宜的片状放于鞋跟处,穿上鞋后正对疼痛点。每天换药
1
次,贴敷
2
天,休息
1
天,连用
15-20
天。
取没食子
40
克,皂角
20
克,共研细末,加米醋调成糊状,分成
5
份,每次
1
份贴敷患处,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
1
次,重者可连续用
2-3
剂。
取制川乌
30
克,研细末,加白酒(必须是粮食酒)将药粉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浴脚后,将药涂在疼痛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日早晨去掉。
每周为
1
个疗程,
每用
1
个疗程要隔
2-3
日,再用下个疗程。
取苍耳子鲜叶适量捣烂,每次取
20-30
药泥敷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包住,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小泡发生,应立即停敷,待伤好后继续贴敷。一般
5-7
天为
1
个疗程,隔
2-3
日再行下
1
个疗程。
乌头细辛汤治疗足跟痛
张美英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陈宝贵工作室
以中药外洗能达到活血、祛邪、止痛之效。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治疗上多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祛风除湿、蠲痹通络等法,运用得当,均可获效。陈宝贵经临床实践,将祛寒、活血、止痛之自拟乌头细辛汤用于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处方组成:川乌
15克,细辛10克,威灵仙30克,冰片3克,草乌15克,川芎30克,透骨草30克。水煎外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方解:本方川乌、草乌、威灵仙祛寒;川芎、透骨草,活血;细辛、冰片,止痛。
加减:风邪重者可酌加防风、羌活等;寒邪重者可酌加附子、肉桂、小茴香等;湿邪重者可酌加苍术、薏苡仁等;瘀血重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
方歌:乌头细辛汤灵仙,川乌草乌与冰片,祛寒活血止疼痛,足跟疼痛洗浴痊。
验案:患者杨某,女,
42岁。患足跟痛月余,走路时疼痛尤甚,伴腰膝酸软,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沉细。经X线检查两足跟骨未见异常。曾就诊于骨科,予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醋酸强的松龙,加外用膏药治疗,效果不显。今为求中医治疗来我院门诊,陈宝贵诊断为风寒袭络,予以自拟乌头细辛汤加减:川乌15克,细辛10克,威灵仙30克,冰片3克(冲服),草乌15克,川芎30克,透骨草30克。14服。水煎洗之,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二诊诉,疼痛减轻,继取14剂,外洗,随访疼痛愈。(张美英)
连用三剂,足跟疼痛俱除,下地走路恢复正常。
在《张勇华医案》上面记载,足跟痛用生白芍120克,生甘草30克,加水1.5升,煮出500毫升来,分三次内服。
剩下药渣煎水来先熏脚,等温度适可后再泡脚,每天一剂。
治疗300例足跟疼痛,三剂治愈的超过一半。治愈率达到90%以上。
相关文章
脚后跟疼痛怎么办?4个中药方、6个养护方法,强效去痛,根治病症!
脚后跟疼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