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延迟愈合是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同类骨折正常愈合的最长期限,仍未形成骨性愈合,是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之一。近年临床采用中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共治疗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31~52岁;病程4~9月;股骨干骨折5例,胫骨干骨折9例,胫骨上段骨折1例,肱骨干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5例;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11例。上述病例治疗前摄片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部分病例有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骨折线清晰,无骨痂或有少量骨痂生长。
诊断标准
超过同类骨折的最长愈合时间,符合骨折延迟愈合特点,即骨折处局部仍有肿胀、压痛,纵向扣击痛,异常活动,功能障碍。X线摄片显示骨痂生长缓慢而未连接,但骨折端骨无硬化现象,骨髓腔仍然通。
治疗方法
处方:丹参、桑寄生各12克,川芎、当归、熟地、牛膝、肉苁蓉、骨碎补、威灵仙各10克,血竭、白术、续断、鹿角胶、自然铜、土鳖虫各6克。
加减:气虚乏力者,加黄芪15克;血虚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较重者,加重当归至15克;疼痛较重者,加制附子(先煎)5克,白芍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天为1个疗程。
治疗过程中去除应力干扰、不当功能锻炼、感染等影响骨折愈合的不利因素,加强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调整外固定、适宜的功能锻炼,配合手法治疗、物理治疗等促进骨折愈合的有利因素,以增强骨折局部血液供应和增强肌肉力量,使骨折断端结合更加紧密,促进骨折愈合。
治疗结果
26例患者经治疗随访6~24周,从接受治疗至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最短6周,最长24周,平均8.6周。骨性愈合2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
本文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