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方:黄芪30g,杜仲30g,当归30g,甘草10g。
功能:益气强腰。
主治:中气不足,腰膝酸痛。对于腰、骶、腿部肌肉、骨骼的病变导致的腰膝痠痛皆可应用,尤其是前者效果更佳。另外,此方又具安胎、降低血压之效,用于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损伤,尿蛋白阳性者,但当归已不适合。此方可与通痹三两三、通脉三两三互参(此两方请注意查看文中附注)。
方解:脾主肌肉,黄芪甘温健脾益气力,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疗骨伤,当归养血活血,以濡养筋骨肌肉,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阳虚加炮附子、细辛;湿浊下注加生薏苡仁、土茯苓;血脉不行加鸡血藤;病及骨介加地鳖虫;下元虚损加熟地、骨碎补。
附注:
通痹三两三
基础方:黄芪30g,川乌30g,草乌30g,当归30g,甘草10g,麻黄20g,细辛10g,桂枝20g,赤芍15g,白芍15g,生地20g,生薏苡仁20g,土茯苓20g,苍术20g,白术20g,柴胡10g。(注意:本方有大毒!)
陆虎追风丸:蜂房30g,土元30g,地龙30g,全蝎15g,蜈蚣10条,乌梢蛇30g,当归50g,熟地30g,羌活30g,独活30g,桃仁30g,红花30g,为蜜丸,每服10g,每日二次。(注意:本方有毒!)
蠲痹酊:川乌30g,草乌30g,生麻黄30g,桂枝30g,马钱子15g,黑蚂蚁30g,肉桂10g,冰片5g,鸡血滕30g,白酒浸泡,涂擦疼痛的关节,并反复揉搓以热感为度,避风静卧休息。(注意:本方有大毒!)
功能: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扶正通痹。
主治:各种痹症,以风寒湿痹为主,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症见关节疼痛,得温则减,逢风冷、劳累则加重,肌肤麻木,肢节重着,甚或关节肿大、强直畸形,体倦乏力,舌淡脉缓弱。此方于温补,次于温散,用于虚实夹杂而以虚为主者,热痹者不宜单独应用。
通脉三两三
基础方:黄芪30g,鸡血藤30g,当归30g,甘草10g,蜈蚣1条。
功效:益气通脉,养血活血。
适应症:气虚血瘀及气虚血虚诸症。
备注:关于通痹三两三、通脉三两三两方,今后会各自单独出一篇文章详细介绍,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组成、功效和主治。
病案举例
张某某,女,45岁,腰背酸痛一个多月,源于乔迁新居劳累过度,神疲倦怠,容易出汗,形寒肢冷,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沉缓。黄芪30g,杜仲30g,当归30g,甘草10g,白术15g,桂枝15g,白芍15g,炮附子10g。服药3剂见效,一周后痊愈。
附:杜仲
甘、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本草汇言》:“足胫之痠,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如《和剂局方》的青娥丸、《伤科补要》杜仲汤皆为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的名方,杜仲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可促进人体的皮肤、骨骼、肌肉中的蛋白胶原合成和分解,有促进代谢和防止衰退的功能,同时其具有类激素作用,增强骨质强度另外,杜仲有调理任冲,固经安胎的作用,《本草求直》:“肾经虚寒者,可用此温补以固胎元。”《中药大辞典》:“安胎,治……胎
漏欲坠。”如《景岳全书》胎元饮、《证治准绳》杜仲丸,能抑制子宫兴奋收缩,使其恢复正常状态,并能双向调节血压,高者可降,低者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