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020-03-23 18:23:12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GB/16751.2-1997)》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尿频、尿急。
次要症状:小便灼热、滴沥不尽、尿失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情志不舒等。
2.西医诊断:参照《现代泌尿外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具有典型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等。
(2)排除尿路感染:尿常规多正常,清洁中段尿培养阴性或多次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 < 105/ml;排除结核菌、厌氧菌及真菌等特殊尿路感染。
(3)排除器质性病变:如膀胱结石、异物、尿道憩室、息肉及膀胱尿道神经病变、老年性尿道炎、神经源性疾病、糖尿病所致的膀胱功能障碍等。
(4)正规的抗生素疗程治疗效果不明显。
综合考虑上述症状、体征、病史和检查,可明确尿道综合征的诊断。
(二)证候诊断
1. 肾气亏虚证:尿频或夜尿频数,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腰脊酸痛,胫酸膝软或足跟痛,下腹部或尿道下坠感,耳鸣或耳聋,发脱或齿摇,头晕目眩,舌淡,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弱。
2. 心肾阴虚证:尿频或尿急,排尿不适,时有心烦,失眠多梦,腰酸困不适,下腹部坠胀,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3. 中气下陷证:尿频、尿急,劳累则发,下腹部或尿道下坠感,或直肠坠胀感,纳少,便溏,声低气怯,四肢欠温,神疲乏力,舌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4. 肝气郁结证:尿频、尿急,常与精神紧张、站立过久有关,腰骶部沉重隐痛,烦躁易怒,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善太息,下腹部不适,乳房作胀,舌淡红,脉细弦。
5. 下焦湿热证:尿频、尿急、尿痛,溲赤灼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肾气亏虚证
治法:补益肾气,缩泉止遗。
推荐方药:五子衍宗丸合缩泉丸等加减。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车前子、覆盆子、乌药、桑螵蛸、益智仁、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煅牡蛎等。
中成药:五子衍宗丸、右归丸、缩泉丸(胶囊)等。
2.心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心肾,固摄缩泉。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合清心莲子饮等加减。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左归丸等。
3. 中气下陷证
治法:补益脾肾,益气升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等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柴胡、泽泻、升麻、乌药、益智仁、五味子、怀牛膝、炙甘草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颗粒)等。
4. 肝气郁结证
治法:补益肝肾,清热疏肝。
推荐方药:滋水清肝饮等加减。熟地黄、当归、白芍、酸枣仁、山萸肉、茯苓、山药、柴胡、栀子、丹皮、泽泻等。
中成药:逍遥丸等。
5. 下焦湿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利尿通淋。
推荐方药:八正散等加减。黄柏、茯苓、泽泻、丹皮、车前子、萹蓄、通草、栀子、生甘草等。
中成药:八正胶囊、癃清片等。
(二)针灸疗法
1.体针治疗
主穴:百会、列缺(双)、三阴交(双)、次髎。肾气亏虚者,补气海,肾俞;兼肾阳虚者,针命门,雀啄温灸关元;肝郁者泻太冲;湿热下注者泻阴陵泉。
操作:采用仰卧位常规针刺百会、列缺(双)、三阴交(双) 20分钟,俯卧位取次髎(双),2 寸或2.5 寸毫针向下斜刺入第二骶后孔中1.5~2 寸,要求触电样放射至前阴再留针15分钟。隔日针治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天,继续下一疗程。
2.灸法治疗
药物:木香、淫羊藿、补骨脂、黄芪、辣椒。
穴位选择:肾俞、中极、关元。
操作方法:药物加工后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肤充血、发疱。隔日 1 次,每次4小时,共30天。
3.耳穴治疗
取穴:主穴耳穴。取膀胱、尿道、肾、枕、脑点、神门。有外阴过敏者加过敏区;失眠、多梦者可加皮质下、心、口、神衰点;心烦、易怒者可加心、肝、胆、内分泌;尿道功能障碍者加肝、三焦;面色萎黄、纳呆者加脾、胃;气阴两虚者加脾、肾、肝、肾上腺。
操作:将嵌入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在选定的穴位敏感点上,并嘱患者每天按压5~6次,每次按压2~3分钟,以耳廓发热或敏感点出现轻微疼痛为度。每隔3天贴1次,5次为一个疗程,持续3 个疗程。
4.穴位注射治疗
操作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山莨菪碱10mg,关元、三阴交穴位常规消毒后,刺入回抽无血后每穴注射1/3药液,每日1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2 疗程评价疗效。
(三)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药物:五倍子1份,五味子1份,吴茱萸1份,金樱子2份。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适量,用生姜汁和清醋调成稠糊状敷贴于肾俞、膀胱俞、关元、命门穴、涌泉上,每次敷贴4~6小时,每日1次,连续贴敷1个月为一疗程。
2.中药坐浴
药物:黄柏30 g、黄连30 g、苦参30 g、五倍子20 g、菟丝子 20g、苍术30 g、赤芍、白芍各20 g。
操作:将上药加清水 1000 毫升,煎沸去渣后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蒸外阴,待温时再坐浴15~30 分钟,每日1次,7 天为1疗程。
3.中医心理治疗
以中医的整体辨证观念为指导,针对患者的人格特征、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环境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灵活运用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情志疗法、言语开导法、移情疗法、易性疗法等。
(四)护理
以辨证施护为主导,注重心理疏导与强化膀胱功能训练。
1.心理疏导:加强宣教工作,引导患者分散注意力,解除紧张焦虑情绪,加强社会支持,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
2.膀胱功能训练:与患者共同制定出长远的训练规划,鼓励患者坚持每天锻炼。有意识地使骨盆底部肌肉紧缩和自我放松,加强会阴部肌肉锻炼,如作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动作锻炼,每日3次,每次15~30次,可坚持长期训练。
点击下面文字可查看相应内容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