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疕(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伸侧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趾)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2.西医诊断标准
(1)好发于头皮、背部、四肢伸侧及臀部。
(2)早期常夏愈冬发,或夏轻冬重,少数病例则相反。
(3)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粟粒至绿豆大,可融合成片,边缘明显,上覆银白色厚鳞屑,将鳞屑刮除后为一红色发亮的薄膜(薄膜现象),再刮之见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呈点滴状、地图状、钱币状、环状等排列。临床分进行期、稳定期和退行期。进行期可出现同形反应。
(4)部分病例粘膜受累,多见于龟头、口唇及颊粘膜。龟头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片,无鳞屑。上唇可有银白色鳞屑。颊粘膜有灰黄色或白色的环形斑片。
(5)甲病变表现为甲板的点状凹陷、甲下角化过度及甲剥离等。头发为束状发。
(二)证候诊断
1.血热证
主症:①皮损鲜红;②新出皮疹不断增多或迅速扩大。
次症:①心烦易怒;②小便黄;③舌质红或绛;④脉弦滑或数。
证候确定:具备全部主症和1项以上次症即可诊断。
2.血燥证
主症:①皮损淡红;②鳞屑干燥。
次症:①口干咽燥;②舌质淡,舌苔少或薄白;③脉细或细数。
证候确定:具备全部主症和1项以上次症即可诊断。
3.血瘀证
主症:①皮损暗红;②皮损肥厚浸润,经久不退。
次症:①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②女性月经色暗,或夹有血块;③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④ 脉涩或细缓;
证候确定:具备全部主症和1项以上次症即可诊断。
(一)辨证论治
1.血热证
治法:凉血解毒
(1)推荐方药:凉血解毒汤加减。生槐花、紫草、生地黄、白茅根、赤芍、土茯苓、草河车、金银花、白鲜皮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宜进食西瓜、丝瓜、苦瓜、黄瓜、苹果等凉性食品。
2.血燥证
治法:养血解毒
(1)推荐方药:养血解毒汤加减。丹参、当归、鸡血藤、生地黄、麦冬、玄参、土茯苓、草河车、板蓝根、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宜进食黑豆、菠菜、大枣、核桃等养血的食品。
3.血瘀证
治法:活血解毒
(1)推荐方药:活血解毒汤加减。莪术、鬼箭羽、红花、鸡血藤、桃仁、丹参、白花蛇舌草、元参、陈皮、猪苓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宜进食山楂、桃仁等活血化瘀的食品。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5.针灸疗法
(1)体针
①选穴:大椎、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肝俞、脾俞等。
②操作: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进行期慎用。
(2)罐疗
①部位:肌肤丰厚处,皮损肥厚、面积大者。
②操作:可采用走罐疗法。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将罐起下。每日或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