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国际规定的世界睡眠日。
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睡个好觉了呢?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竞争空前激烈,频繁迁徙奔劳者甚众,深夜恣食狂饮者成族。
失眠患者不仅因之而陡增,临床症状也普遍呈顽重。探索行之有效的失眠治疗方药已经成为中医界的热门课题。
今天小师妹就带同学们回顾中医学家施今墨先生、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方柏教授,广安门中医院何庆勇教授的治疗失眠极效医案3则。
希望同学们远摹先贤,近效时俊,从三位名医的医案中学到疗效确凿的临证思路。
正在转接,大师诊疗现场...
肝胆热盛失眠案
施今墨老先生
温某,男,34岁,
素来身健少病,两个月来经常出差外地,旅途繁劳,生活甚不规律,自觉“上火”,咽痛、喉干,纳食不佳,胸胁均胀,极易烦躁,睡眠不安,时时惊醒,二便尚属正常。
舌苔黄垢,六脉弦,左关独盛。
辨证立法:
平素体健,年壮多火,加之旅行繁劳,致成肝热,阳亢上炎,遂有咽痛,喉干,胀满,纳差,烦躁以及睡眠不安诸症。六脉均弦,左关独盛,更为明证。拟清肝胆之热,以安神为法。
处方
干石斛10克,大生地6克,生龙骨10克
鲜石斛10克,鲜生地6克,生牡蛎10克
云茯苓10克,酒黄芩6克,云茯神10克
酒黄连3克
磁朱丸(北秫米12克同布包)6克
妙山栀6克,炒远志10克,白疾藜10克
青竹茹6克,佩兰叶10克,陈皮炭6克
半夏曲6克,建神曲6克
二诊:服二剂,咽痛已愈,食欲稍好,睡眠少效,口干未除,药力未及之故,原方不变,再服三剂。
三诊:前方再服三剂,自觉火气已退,口干见好,睡眠如常,只是梦多,有时头昏心跳,此为病邪乍退之象,仍拟清热安神法治之。
处方
生龙骨12克,紫石英10克
生牡蛎12克,紫贝齿10克
旋覆花(代赭石10克同布包)6克
朱茯神10克,鲜生地10克,
朱寸冬10克,鲜石斛各10克
磁朱丸(北秫米12克同布包)6克
生栀仁6克,白蒺藜10克,炒远志10克
生枣仁6克,东白薇6克,省头草10克
清半夏6克,生甘草3克
按
肝胆均热,睡眠不安,且易惊醒,证候单纯,治之甚易,一诊、二诊均用芩、连、山栀、生地、石斛、竹茹等清热除燥之药,燥热消除,睡眠自安。三诊中以生枣仁、生栀仁合用,治疗多梦甚效。
顽固性失眠
刘方柏教授
刘某,女,38岁,初诊日期2005年11月17日。
持续失眠两年多。两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之失眠,每夜仅睡三四小时,自购柏子养心丸、朱砂安神丸等久服不效。
渐至常通宵无眠,最好时每晚仅浅睡二三小时,伴见心悸心烦、头胀、双目难睁之感。甚时大脑空虚、麻木感。先后辗转求治,已存复印处方一摞。
索方观之,多为天王补心丹、归脾汤、酸枣仁汤、珍珠母丸等方化裁,亦曾短暂服用血府逐瘀汤,而均无效果。
西医则以谷维素、安定类治疗。初时安定每晚服5mg尚能入睡三五小时,后渐增至12.5mg亦无良好效果。近两月来症状加重,常通宵不眠,服大剂安定后亦仅迷糊二三小时。
刻诊:连续一周通宵不眠,心烦意乱,形神萎顿,心慌心悸,头昏脑胀,大便干结。月经量少,色微黯。脉细数,舌正。
痰火互结,火炽痰郁,扰乱心神,治以清化痰热。
疏方:养血安神之三黄安神汤(自拟方)
生地黄50g,天竺黄12g,姜黄10g
防杞10g,桂枝10g,炙僵蚕10g
远志12g,半夏30g,高粱30g
夜交藤30g,茯神10g,炙草10g
炒枣仁30g
水煎服,日1剂,共4剂。
11月23日二诊。
上方服完后心烦、心悸消失,睡眠明显好转,头脑清醒,未再感觉空虚和麻胀,续原方4剂。
2006年1月11日三诊。
睡眠接近正常,无不适感,故停药一个多月未再来诊。近日腹微痛不适,大便不成形,肛热而便不畅。失眠较前小有反复。
上方加生白术40g、黄连10g,共4剂。
1月18日四诊。
腹痛止,大便正常。上床不久即入睡,每晚可安睡7小时左右。欣喜不已特来告知。并索方巩固。
初诊方再给4剂。嘱勿忧思怒恼,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以图巩固。
按
失眠一证,“证虽病有不一,然唯邪正二字则尽之矣。”正虚者虽不在少数,但因其虚均在营血,治皆重于心脾,故治疗相对容易。
然邪实而致之失眠,致病之邪种类繁多。更何况这些邪气大多相兼相杂,邪之不去,神焉能安。神不安则进一步加重卫气独行其外而不得入于阴,阴阳由病初的失调到各自独行其道之淆乱,此多数顽固失眠之由也。
而根据临床经验,以痰火纠集为最常见。故张景岳特引徐东皋的话说:“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此种类型,于当今社会更为常见。
竞争恼怒易伤肝,肝气郁结则化火,肝火戕土则脾胃伤;竞争焦虑,劳碌奔波,暴食狂饮,皆伤脾,脾失健运而酿湿生痰,痰湿郁久可蕴热成火。
三黄安神汤由《灵枢》之半夏汤(后世称为半夏秫米汤),《金匮要略》之防杞地黄汤和杂志介绍之验方僵蚕二黄汤三方组成。
一般情况下生地当用40~60g,若心悸内热,便结口干,烦躁不宁者,可用60~120g;至于半夏,秫米(即高粱,缺货时可用苡仁代)以30~50g为常用量。
临床见失眠头重,心烦口苦,心悸胸闷,急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或滑数。上述症状不必悉具即可投用。更约而言之,顽固失眠见躁烦便秘者,即可放胆大剂投之矣。
严重失眠案
何庆勇教授
患者张某,男,86岁。
初诊日期:2014年7月22日。
主诉:严重失眠3年,加重伴全身不适1周
现病史:患者从3年前开始出现失眠,曾服用多种中成药,无效,后开始每晚服用安定1片(2.5mg),才能入睡。近1年来必须每晚服用2片安定才能睡眠约3~5小时。若不服用安定,则不能入睡彻夜不能眠。
近1周来,患者出现全身不适,主要表现是从头至脚全身均不适,不能指明具体哪里不适
刻下症:严重失眠,若不服用安定,则不能人睡,彻夜不眠全身不适,但不能指明具体不适的部位,口苦,脾气急,易汗出,便干,2-3日1次,小便频,夜尿2~3次。
查体:体形胖,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诊断:失眠,太阳少阳合并病
治疗:方用柴胡桂枝汤合半夏秫米汤
柴胡16g,黄苓6g,党参6g
清半夏30g,蜜甘草4g,生姜6g
大枣15g,桂枝6g,白芍6g
生薏苡仁30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晚饭前和晚饭后1个小时各服用1次
二诊:服用1剂汤药后,当天夜间患者在未服用安定的情况下,间断睡眠约7个小时,并且患者诉全身不适已愈。唯大便偏干,排便无力,有时需借助开塞露通便(约1年病史)
治疗:方用柴胡桂枝汤合半夏秫米汤合黄芪汤。
柴胡16g,黄芩6g,党参6g
清半夏30g,蜜甘草4g,生姜6g
大枣15g,桂枝6g,白芍6g
生黄芪24g,火麻仁9g,生薏苡仁30g
陈皮12g,蜂蜜2勺
服用1剂后,患者诉大便稀,日1次,排便时舒服痛快,全身无不适。
按
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因为柴胡桂枝汤主治太阳少阳合并病,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是体内两个最长的经脉,故可以治疗全身的不适。
本案患者即符合此种情况,加之本案患者还症见口苦,脾气急,脉弦滑。符合柴胡桂枝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柴胡桂枝汤证。
本案患者症见严重失眠,若不服用安定,则不能入睡,彻夜不眠,体形胖,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滑。符合半夏秫米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半夏秫米汤证.
半夏秫米汤出自《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对半夏秫米汤的疗效评价是:“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笔者多年临床体会到运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关键是半夏的剂量,至少应用30g以上,量少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