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皮肤瘙痒的中药方
在寒冷的冬季,不少中老年人为皮肤瘙痒症所困扰。患
者最初一处瘙痒,继而发展到肢体大部或全身,刺痒难忍,
常因搔抓引起皮肤丘疹,进而抓破皮肤,形成丘痂,夜间瘙
痒尤甚,常导致夜不能寐,痛苦不堪。中医认为,皮肤瘙痒
症多因素体不足,阴血亏损,又感风邪,郁于皮肤腠理,邪
正交争,邪盛正衰,则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不适。治宜活血凉
血,清热燥湿,疏风止痒。
中药方
一、青风藤 15 克,水煎分早、晚两次服,每日
1 剂。
同时,可用青风藤
30 克,加水 1000 毫升,水煎后用温液洗
患处,每日 1 至 2 次。一般用药 1 至 2 剂可愈。
二、黄芪、白蒺藜、丹参各
20 克,生地、当归、赤芍、
金银花、大青叶、白鲜皮、地肤子各
12 克,白术、野菊花、
防风、甘草各 1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分早晚 2 次服。
一般服药 3 至 6 剂可获痊愈。
三、生地 30 克,白鲜皮、玄参、苦参、金银花、连翘
各 15 克,地肤子、牡丹皮、赤芍各
12 克,紫草、荆芥、防
风各 10 克,升麻、薄荷、生甘草各
6 克,蝉蜕 3 克。水煎
服,每日 1 剂,分早晚 2 次服。药渣再加水煎汤反复擦洗患
处。一般用药 2 剂可愈。四、夜交藤、苍耳子、白蒺藜各
100 克,白鲜皮、蛇床
子各 50 克,蝉蜕 20 克。煎水熏洗,每天
3 次,每次 20 至
30 分钟,每日 1 剂。一般用药 3 至 4 剂可愈。
五、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荆芥、地肤子各
10
克。共研细末备用。每次用药末
10 克,以蜂蜜调膏敷脐部,
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5 天为 1 疗程。一般连用 2 至 3
疗程可愈。
六、百部、土槿皮、当归各
10 克,加入高度白酒浸泡,
以没过药物两横指为度,浸泡
7 天后,用药液涂擦患处,每
日涂药 2 次,直至痊愈。
七、蛇床子、地肤子各
30 克,苍耳子 20 克,苦参、白
鲜皮各 15 克,防风、蝉蜕各
10 克。水煎外洗,每日
1 至 2
次,每次 20 至 30 分钟, 每日 1 剂。一般用药 3 剂症状减轻,
10 剂痊愈。
药膳方
一、绿豆 100 克,薏苡仁 50 克,加适量水同煮至烂熟,
加适量白糖调匀服食,隔天
1 次,连续服食 7 天。适用于湿
热壅盛型皮肤瘙痒症。
二、苍耳草 20 克,洗净切碎,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
开后,转文火煮 10 至 15 分钟,去渣留汁,再将粳米
100 克
与苍耳草汁同入锅煮粥至烂熟,每日
1 次,做早餐食用。有
清热、祛风、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血热风盛之皮肤瘙痒症。三、泥鳅 30 克,红枣 15 克,共入锅煎汤,熟后加盐少
许调味,每日 1 剂,连用 10 天。有补血养肝作用,适用于
血虚风燥之皮肤瘙痒症。
四、高粱米 1000 克,桃仁 100 克(也可按 10 比 1 搭配),
煮粥,每日 2 次食用。一般半月后症状可减轻,
1 至 2 个月
可获痊愈。适用于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属血燥者。
五、糯米 60 克,生姜 6 克,入砂锅煮沸,再放入葱白
7
克,待粥熟时加入米醋
10 毫升,稍煮即可。每日早餐食用。
有发散风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束表之皮肤瘙痒症。
注意事项:患者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
及鱼腥虾蟹等物,忌饮酒及咖啡;居室不可太干燥,并适当
涂抹油脂类护肤膏;避免搔抓患处;内衣应选择宽松柔软的
棉织品,不要穿毛织物或化纤品;同时提高对外界气温变化
的适应能力。
插图 冯晨清 H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