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国医大师邓铁涛处方拾穗30个常用自拟方 胃病 高血压
2021-02-19 16:22:48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党参18
克,白术12
克,云苓15
克,柴胡9
克佛手片5
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
克,甘草5
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
,浙贝母15%
研为极细末),每服2
~3
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太子参30
克,云苓12
克,淮山药12
克,石斛12
克,小环钗12
克,麦芽 30
克,丹参12
克,鳖甲30
克(先煎),甘草5
克,田七末3
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组成〕吴茱萸1
~3
克,川连3
~5
克,太子参30
克,白术15
克,云苓15
克,甘草5
克,威灵仙15
克,桔梗10
克,枳壳5
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组成〕太子参30
克,白术15
克,云苓15
克,甘草5
克,白芍15
克,台乌12
克,威灵仙15
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
〔组成〕木香(后下)5
克,川连5
克,柴胡10
克,白芍15
克,枳壳6
克,甘草5
克,太子参30
克,白术15
克,云苓15
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
~30
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
克,补骨脂10
克。
六、治泄泻方
〔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
片(干品15
~30
克)
〔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
〔组成〕旋覆花5
克,代赭石15
克(先煎),党参9
克,炙甘草5
克,生姜2
片,大枣3
枚,法夏9
克。
〔用法〕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100
毫升,加开水200
毫升,待温度为37
℃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大黄15
克(后下),蒲公英15
克,冬瓜仁30
克,桃仁12
克,丹皮9
克,皂角刺12
克,芒硝6
克(冲服)。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
小时。每天1
次,连刺3
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大黄9
克,丹皮9
克,冬瓜仁30
克,桃仁9
克,芒硝6
克。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
个月。
十、治慢性
肝炎
方
〔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5
~30
克,云苓15
克,白术12
克,甘草5
克,川萆薢10
克,珍珠草30
克。
〔功效〕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慢性
肝炎
。
〔加减法〕湿重者加法夏10
克、砂仁3
克、苡仁15
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
克、郁金10
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
克、桑椹子15
克、旱莲草12
克、女贞子12
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
克、山萸肉12
克、熟地20
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
克、溪黄草 30
克,或金钱草25
克、土茵陈25
克。血瘀者加丹参15
克、茜草根12
克、桃仁10
克、 虫6
克。
十一、治早期肝硬化方
〔组成〕太子参30
克,白术15
克,楮实子12
克,川萆薢10
克,云苓15
克,,菟丝子12
克,土鳖虫10
克,甘草6
克,丹参18
克,鳖甲(醋炙)30
克。
〔功效〕健脾护肝,化 软坚。
〔主治〕早期肝硬化。
〔加减法〕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
克;
肝炎
后肝硬化,加珍珠草30
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
克;
牙龈出血
者,加紫珠草30
克;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5
克,石斛12
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
克。
十二、治腹水方
〔组成〕甘草、甘遂等量。
〔用法〕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
天3
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
~2
克,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送服。
〔功效〕攻逐泻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注:此方为民间验方,攻逐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十三、治低白蛋白症方
〔组成〕淮山30
克,苡米15
克,鳖或龟约斤许。
〔用法〕煲汤或炖服。每周1
~2
次。
〔功效〕健脾填精。
〔主治〕低白蛋白症或A/G
比值倒置者。
十四、治肝吸虫方
〔组成〕①党参(或太子参)12
克,云苓12
克,白术10
克,扁豆12
克,山药15
克,郁金10
克,枣子槟榔25
克(切),使君子10
克,甘草5
克。②郁金10
克,苦楝根白皮15
克,榧子肉25
克,枣子槟榔25
克(切)。
〔用法〕先服①方,每日1
剂,复煎当日服,连服3
~4
天;后服②方,服法同上,连服5
~7
天为1
疗程。若体质壮实者,则先服②方,后服①方,剂次不变。感染轻者,一般服1
~2
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3
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
疗程。
〔功效〕健脾驱虫疏肝。
〔主治〕肝吸虫病。
十五、治胆道蛔虫症方(胆蛔汤)
〔组成〕炒榧子肉15
克,使君子(打)12
克,枣子槟榔(切)12
克,乌梅10
克,苦楝根白皮15
克。
〔功效〕驱虫,安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加减法〕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蛔虫性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逢穴,或加服生油50
毫升,口服或胃管给药。
十六、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
〔组成〕柴胡10
克,太子参15
克,金钱草30
克,郁金12
克,白芍15
克,蒲黄6
克,五灵脂6
克,甘草3
克。
〔功效〕舒肝利胆排石,健脾活血。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法〕热盛者去太子参加黄芩、栀子;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元明粉、枳壳或大黄;脾虚较甚者加云苓、白术。
十七、治阿米巴痢疾方
〔组成〕鸦胆子肉20
粒。
〔用法〕以滑石粉为衣,空腹吞服。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痢。
〔主治〕阿米巴痢疾。
注:此方出于张锡纯。
十八、治高血压方
一方石决牡蛎汤
〔组成〕石决明30
克(先煎),生牡蛎30
克(先煎),白芍15
克,牛膝15
克,钩藤12
克(后下),莲子心3
克,莲须10
克。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苔黄、脉数有力者加黄芩;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加大黄;苔厚腻者去莲须加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者加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二方莲椹汤
〔组成〕莲须10
克,桑椹子12
克,女贞子12
克,旱莲草12
克,淮山30
克,龟板30
克(先煎),牛膝15
克。
〔功效〕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血虚者加首乌、黄精。
三方肝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
克,首乌30
克,川芎10
克,淫羊藿10
克,玉米须30
克,杜仲10
克,磁石30
克(先煎),生龙骨30
克(先煎)。
〔功效〕双补肝肾,兼予潜阳。
〔主治〕阴阳两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肾阳虚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汤(肉桂、熟附子、黄精、桑椹子、丹皮、云苓、泽泻、莲须、玉米须、牛膝);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
四方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
克,党参15
克,陈皮3
克,法夏10
克,云苓15
克,代赭石30
克(先煎),草决明30
克,白术15
克,甘草3
克。
〔功效〕益气祛痰。
〔主治〕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子、女贞子;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田七末等。
十九、治冠心病方
〔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8
克,竹茹10
克,法夏10
克,云苓15
克,橘红10
克,枳壳6
克,甘草5
克,丹参18
克。
〔功效〕益气祛痰以通心阳。
〔主治〕冠心病。
〔加减法〕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豨莶草或失笑散;气虚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重用黄芪;血压高加草决明、代赭石、钩藤、牛膝;血脂高加山楂、布渣叶、草决明,首乌。
二十、治风湿性心脏病方
〔组成〕太子参30
克,白术15
克,云苓15
克,甘草5
克,桃仁10
克,红花5
克,五爪龙30
克,鸡血藤24
克,桑寄生30
克。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二十一、治慢性心衰方
〔组成〕花旗参10
克(另炖),麦冬10
克,炙甘草6
克,大枣4
枚,太子参30
克。
〔功效〕益气生脉。
〔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
〔加减法〕心阳虚者用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等),心阴虚者用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夏、云苓、田三七等),除二方外,阳虚亦可用四君子汤合桂枝甘草汤或参附汤,加五爪龙、北芪、酸枣仁、柏子仁等;阴虚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血瘀加用桃红饮(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威灵仙)或失笑散;水肿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饮;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莶草、北杏、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苏子、白芥子、胆星、浮海石;湿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喘咳欲脱之危症则用高丽参合真武汤浓煎频服,配合静脉注射丽参针、参附针,或参麦针以补气固脱。
注:此方出于黄省三加以化裁。
二十二、治偏瘫截瘫方
〔组成〕黄芪120
~240
克,赤芍15
克,归尾10
克,川芎10
克,桃仁10
克,红花5
克,地龙10
克,丹参24
克,水蛭10
克。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
注:此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味。
二十三、治咳嗽方
〔组成〕百部10
克,紫菀10
克,橘络10
克,浮海石10
克,冬瓜仁10
克,北杏10
克,五爪龙20
克,苏子10
克,莱菔子10
克,甘草5
克。
〔功效〕降气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
〔加减法〕外感咳嗽加豨签草15
克、桑叶10
克、薄荷6
克(后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
克、芒果核10
克。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暑热咳嗽加莲叶10
克、扁豆花10
克、西瓜皮15
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
克、沙参15
克。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
克、生姜3
片、苏叶6
克。痰热咳嗽加黄芩12
克、瓜蒌15
克、竺黄10
克。
二十四、治肺气肿方
〔组成〕五爪龙30
克,太子参30
克,白术15
克,云苓15
克,甘草5
克,苏子10
克,莱菔子10
克,白芥子10
克,鹅管石30
克。
〔功效〕培土生金,降气除痰。
〔主治〕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
〔加减法〕咳嗽甚者加百部10
克、紫菀10
克、橘络10
克。喘甚者加麻黄6
克、地龙10
克。兼食滞者加木亡果核10
克,布渣叶15
克。
二十五、治支气管扩张症方
〔组成〕百合30
克,百部15
克,海蛤壳30
克,白芨30
克。
〔功效〕固肺敛肺,止咳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症,
肺结核
,百日咳,久咳,咳唾痰血。
注:上海验方。
二十六、治
肺结核
方
〔组成〕党参15
克,黄芪15
克,淮山药15
克,知母15
克,玄参15
克,生龙骨 15
克,生牡蛎15
克,丹参9
克,三棱10
克,莪术10
克。
〔功效〕补气养阴,活血化瘀。
〔主治〕
肺结核
。
二十七、治神经官能症方
〔组成〕甘草10
克,大枣5
枚,面粉一汤匙(冲熟服)。
〔功效〕养心安神,甘缓和中。
〔主治〕神经官能症,失眠。
注:此方即甘麦大枣汤,小麦改为麦面粉效果更好。
二十八、治头痛方(加味选奇汤)
〔组成〕防风9
克,羌活9
克,黄芩9
克,甘草6
克,白芍12
克,白蒺藜12
克,菊花9
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痛。
〔主治〕头痛,偏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
〔加减法〕阴虚明显者生地易黄芩,或以磁石朱丸与六味地黄丸以治之。日服磁朱丸以镇摄其亢阳,晚服六味地黄丸以滋其肾阴。血瘀者加茺蔚子10
克,牛膝15
克,豨签草15
克,或用血府逐瘀汤。
注:磁朱丸本眼科用药,又名神曲丸,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用120
克神曲以配60
克之磁石及30
克之朱砂,磁石滋肾潜阳,重镇安神,朱砂清心安神,妙在用120
克神曲以健运脾气,使石药不致有碍胃气,又能升清降浊。
二十九、治癫痫方
〔组成〕荆芥8
克,全蝎10
克,僵蚕10
克,浙贝10
克,橘络10
克,白芍15
克,甘草6
克,云苓15
克,白术12
克,丹参15
克,黄芪15
克,蜈蚣2
条。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次3
克,每日2
次,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量。
〔功效〕益气祛痰,镇痫安神。
〔主治〕癫痫。
附:治癫痫民间验方
〔组成〕未开眼黑狗仔全只。
〔用法〕放瓦筒包黄泥糊,炭火烤至小黑狗干炭,研细末,放瓶中打地气,分几次用黄精酒送服,一般壮者不服此方。
另方:黄豆2500
克,地龙干30
克,白胡椒30
克,水5000
克,慢火煲至干水,每天3
次,食黄豆一握。
〔功效〕镇痫安神。
〔主治〕癫痫。
三十、治甲亢方
〔组成〕太子参30
克,麦冬10
克,五味子6
克,浙贝10
克,玄参15
克,生牡蛎30
克,山慈姑10
克,甘草5
克。
〔功效〕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主治〕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加减法〕肝郁者加柴胡、枳壳、白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熟枣仁、柏子仁;烦躁惊惕者加麦芽、大枣;汗多加浮小麦、糯稻根;手颤者加钩藤、首乌、白芍、鸡血藤;突眼加木贼、白蒺藜;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云苓、五爪龙;肾虚加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楮实子;血瘀者加丹参、丹皮。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