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组合物配方,具体涉及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
背景技术: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作益方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机体对营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均衡的营养对机体更为重要。中华传统认为食补优于药补,鸡汤被认为有良好的滋补效果,但现在的鸡汤不能充分满足食用者的各种营养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该药物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多种胃病疗效显著,治愈后复发率低,并且毒副作用小,服用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治疗胃病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5~20份,干姜2~4份,地黄2~4份,甘草2~5份,黄连2~3份,厚朴2~5份,茯苓2~4份,葛根2~5份,细辛2~4份,远志2~4份,川芎3~5份。
本发明中,艾绒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干姜中含有镇痛、解热及抗炎作用的酮和具有抗氧化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胃黏膜等功效的6-姜辣素;地黄清热凉血、抗真菌、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抗炎免疫。甘草内的甘草酸可,且对脾脏和人末梢血的nk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甘草酸还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并能降低ige的产生和组胺的合成,而具有抗过敏作用;此外,其还具有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功效,其抗炎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还具有增加肌力、增加体重、抗利尿、抗惊厥等多方面的作用。黄连中含有小檗碱和黄连碱,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厚朴归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对下气除满、腹胀有良效,进一步保障了上述物质功能的发挥,具有滋阴补血、壮腰强肾、回阳固脱、培补元精的效用。茯苓含三萜羧酸,有茯苓酸、土莫酸、齿孑l菌、松苓酸、松苓新酸等,还含有多聚糖,主要为茯苓聚糖,含量最高可达75%,用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葛根主要含黄豆苷元、黄豆苷、葛根素、鹰嘴豆芽素、葛根素-4-β-o-葡萄糖苷、4’-甲氧基葛根素、葛根苷a、葛根苷b、胡萝卜苷、p-谷固醇等成分,具有p-受体阻断剂作用,是心血管作用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可收缩或舒张平滑肌;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降低血压、降血糖和解除肠管痉挛等作用。细辛含挥发油,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优香芹酮、黄樟醚、β-蒎烯、α-蒎烯、龙脑、异茴香醚、细辛酯素等,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的作用,调节机体平滑肌功能,还有镇痛、镇静、抑制发热、解热、抗组胺、抗变态反应和兴奋呼吸作用。远志含植物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轻度恶心,因而反射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有祛痰作用,含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的皂甙。川芎可改善血液系统、利尿、增强免疫系统,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上述各物质之间,干姜与甘草协同可治疗脾胃虚寒茯苓可进一步协同干姜、甘草起到更好的温脾作用,三种物质共用起到温中健脾的作用。甘草和黄连克协同起到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的作用,而川芎的使用进一步起到活血行气的作用,此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的葛根、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抗炎免疫的地黄共同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而抗惊厥的甘草、培补元精的厚朴、抗兴奋呼吸作用的细辛的使用,协同心神不安的茯苓还能起到补气安神的作用。厚朴、甘草与远志合用还具有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清肺润燥的作用。艾绒的使用保证了上述物质可以更好的相互发挥作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肺润燥,温中健脾,补气安神。
本发明各组分的药性如下:
艾绒:
功效: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
干姜:
别名:白姜、均姜、干生姜
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地黄:
别名:怀地黄
性味:
1、鲜地黄:味甘、苦,性寒。
2、干地黄:味甘,性寒。
3、熟地黄:味甘,性微温。
归经:
1、鲜地黄:归心、肝、肾经。
2、干地黄:归心、肝、肾经。
3、熟地黄: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2、干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3、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1、鲜地黄: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2、干地黄: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知绛烦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
3、熟地黄: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颏发早白。
甘草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皮草、棒草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黄连
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厚朴:
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茯苓: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葛根:
别名:葛条,甘葛,葛藤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细辛:
别名:小辛、少辛、盆草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
远志:
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①《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②《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
③《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④《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
⑤《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⑥王好古:治肾积奔豚。
⑦《纲目》:治一切痈疽。
⑧《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⑨《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川芎:
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生川军性味:
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吴普本草》:黄帝、岐伯、雷公:辛,无毒,香。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熟寒。
③《唐本草》:味苦辛。
④《本草正》:味辛微甘,气温。归经。
归经:
入肝、胆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脾、三焦三经。
功能主治:
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①《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②《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③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④《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⑥《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⑦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⑧《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5~20份,干姜2~4份,地黄2~4份,甘草2~5份,黄连2~3份,厚朴2~5份,茯苓2~4份,葛根2~5份,细辛2~4份,远志2~4份,川芎3~5份。
实施例2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7份,干姜3份,地黄3份,甘草3.5份,黄连2.5份,厚朴3.5份,茯苓3份,葛根3.5份,细辛3份,远志3份,川芎4份。。
实施例3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5份,干姜2份,地黄2份,甘草2份,黄连2份,厚朴2份,茯苓2份,葛根2份,细辛2份,远志2份,川芎3份。
实施例4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20份,干姜4份,地黄4份,甘草5份,黄连3份,厚朴5份,茯苓4份,葛根5份,细辛4份,远志4份,川芎5份。
实施例5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6份,干姜2.5份,地黄2.5份,甘草3份,黄连2份,厚朴3份,茯苓2.5份,葛根3份,细辛2.5份,远志2.5份,川芎3.5份。
实施例6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9份,干姜3.5份,地黄3.5份,甘草4份,黄连3份,厚朴4份,茯苓3.5份,葛根4份,细辛3.5份,远志3.5份,川芎4.5份。
实施例7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7份,干姜3份,地黄3份,甘草3.5份,黄连2.5份,厚朴3.5份,茯苓3份,葛根3.5份,细辛3份,远志3份,川芎4份,当归3份。
当归可进一步增强甘草、黄连、川芎的补血和活血通经的作用,且可治疗虚寒腹痛,协助起到温中作用。
实施例8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7份,干姜3份,地黄3份,甘草3.5份,黄连2.5份,厚朴3.5份,茯苓3份,葛根3.5份,细辛3份,远志3份,川芎4份,当归3份,肉桂3份。
肉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等作用,可进一步增强补气安神的作用。
申请人将上述实施例中2至8中的组合物配方直接包制成艾条、艾柱,也可制成灸贴,还可以制成药包,直接对相关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并统计数据表如下: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中的药物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9%,且治疗平均时长比正常时间短,且实施例2、实施例7、实施例8所用时长依次减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5~20份,干姜2~4份,地黄2~4份,甘草2~5份,黄连2~3份,厚朴2~5份,茯苓2~4份,葛根2~5份,细辛2~4份,远志2~4份,川芎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7份,干姜3份,地黄3份,甘草3.5份,黄连2.5份,厚朴3.5份,茯苓3份,葛根3.5份,细辛3份,远志3份,川芎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5份,干姜2份,地黄2份,甘草2份,黄连2份,厚朴2份,茯苓2份,葛根2份,细辛2份,远志2份,川芎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20份,干姜4份,地黄4份,甘草5份,黄连3份,厚朴5份,茯苓4份,葛根5份,细辛4份,远志4份,川芎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6份,干姜2.5份,地黄2.5份,甘草3份,黄连2份,厚朴3份,茯苓2.5份,葛根3份,细辛2.5份,远志2.5份,川芎3.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9份,干姜3.5份,地黄3.5份,甘草4份,黄连3份,厚朴4份,茯苓3.5份,葛根4份,细辛3.5份,远志3.5份,川芎4.5份
技术总结
一种补益外用组合物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艾绒15~20份,干姜2~4份,地黄2~4份,甘草2~5份,黄连2~3份,厚朴2~5份,茯苓2~4份,葛根2~5份,细辛2~4份,远志2~4份,川芎3~5份。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肺润燥,温中健脾,补气安神。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容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8
技术公布日: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