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70年临床经验总结:促排卵,我常用这俩方,有效!
2021-03-15 20:57:32
刘老行医70余载,在治疗无排卵不孕症中常用文中介绍的两个方剂,可见这两个方子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刘云鹏促排卵方介绍
刘云鹏先生行医70余载,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余在随师应诊中深有感触,现介绍老师在治疗无排卵不孕症中常用的两个方剂——
益五合方和促排卵汤。
1方剂介绍
1.1益五合方
刘老师在治疗不孕症中特别强调肾的主宰作用。肾藏精,主生殖,精化为气,即是肾气,肾气之盛衰,主宰天癸之至与竭。他认为,肾气旺盛则有子;肾气虚衰则无子。无排卵不孕症的患者,临床上常见月经后期或闭经,月经量少,甚则稀发,经色淡红。其主要病机在于肾阴不足,癸水不充,自然不能滋养精卵,精卵不能发育成熟,则无排卵。正如《石室秘录》中所说:“肾水亏者,子宫燥涸,禾苗无雨露之濡,亦成萎亏。”对于单纯肾阴亏虚者,治以补肾养阴,奠定物质基础,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刘老师常选用益五合方为主方。
方药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香附、覆盆子、车前子各10g,熟地黄、茺蔚子各12g,白术、五味子各9g,菟丝子、枸杞子、丹参各20g,益母草15g。
加减法:腰酸怕冷者,加仙茅9g、淫羊藿15g以温阳补肾;纳差、气短、大便不爽者,加党参20g、黄芪20g以益气升阳;头晕眼花、腰酸背痛者,加桑寄生15g、狗脊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滋补肝肾。
此方血中补阴,只有奠定癸水滋长的物质基础,才能促使卵泡发育;同时,五子衍宗丸又有益气生精作用,“精化气”,双补肾之阴阳,一方面阳中求阴;另一方面,阳主动,有利于成熟卵泡的排出。
1.2促排卵汤
若伴见经前乳胀,或经期下腹疼痛,经色黯红、量少有血块,多见于肾精不足、肝郁血瘀患者。刘老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常在补肾益精基础上增加疏肝解郁、活血通滞之品,以激发卵子顺利排出,方用促排卵汤。
方药组成:
菟丝子、枸杞子各20g,覆盆子、刘寄奴、泽兰、牛膝各10g,柴胡、苏木、生蒲黄各9g,赤白芍、女贞子、鸡血藤、益母草各15g。
加减法:阴虚内热者,选加青蒿9g、地骨皮15g、知母9g、玄参12g,以养阴清热;烦躁、胸闷、乳胀痛者,选加青皮9g、木香9g、制香附12g、王不留行10g、陈皮9g,以理气消胀;痛经腹胀者加延胡索12g、制香附10g、木香9g、川楝子15g,以行气活血止痛;闭经者,选加三棱9g、莪术9g、茜草9g、当归12g、桃仁9g、红花9g,以活血化瘀;性欲减退者选加仙茅9g、淫羊藿15g、鹿角霜10g、肉苁蓉12g,山茱萸12g,以温精补肾;肾阳虚加补骨脂10g、鹿角片15g、肉桂6g、熟附片9g、葫芦巴9g,以温肾壮阳。
方中柴胡、白芍舒肝解郁、敛阴调经;赤芍、鸡血藤、益母草和血调经;刘寄奴除新旧之瘀血;泽兰入厥阴经,能行血利水;牛膝为肝肾引经药,“以泻恶血”,引药下行,使瘀结消散,气血得以畅行;女贞子、覆盆子滋补肝肾,疗肾水亏虚;枸杞子滋肝补肾、填精补血;菟丝子温补三阴经,以益精髓,且其性柔润,故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益阴精,又助肾阳,使阳生阴长,有促进性腺机能的作用。全方能够发育卵泡,调畅气机,促使卵巢排卵。
2典型病例
案例1:
患者,女,24岁,已婚,2004年2月23日初诊。
患者2003年3月人工流产后,未避孕一直未孕。2003年8月,B超监测排卵3次:无成熟卵泡发育。2003年9月,查性激素全套:泌乳素85.45µg/L(高于正常),余均正常。经口服溴隐亭,2003年10月,复查泌乳素正常(19.44µg/L)。后因无成熟卵泡发育,曾口服克罗米芬。其丈夫精子检查正常。患者平素月经规则5~6/30d,量中等,色红,有痛经史,经前乳胀,口干欲饮,平素怕冷,纳可,睡眠可,小便可,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沉软。孕产史:孕1流1产0。中医诊断:不孕症,属肾虚肝郁证。西医诊断:继发性不孕症。治疗:首诊以促排卵汤加紫河车、仙茅、淫羊藿,20剂,每日1剂。
二诊:本次月经时间为2004-03-14,量中,4d净。痛经较前减轻,纳可,舌红,苔薄黄。继守上方治疗,并予女科丸6瓶,嘱当天即与丈夫同时口服,连服3d。
2004年4月8日三诊:3月28日B超检测提示排卵,仍予上方口服。
2004年4月22日四诊:诉月经已逾8d未至,感两侧下腹时有隐痛,腰酸痛,嗜睡,精神可,疲乏,纳可,二便可,舌红,苔薄黄,脉滑。考虑为妊娠之象。查:尿HCG(+)。患者欣喜不已。予胶艾四物加续断、桑寄生、菟丝子,7剂,以养血补肾、固冲安胎治疗。
按:
患者平素怕冷,属先天肾气不足,复经人工流产术损伤胞宫脉络,营血外溢瘀滞于内,由于胞宫与冲、任、督脉直接连属,并通过经脉与肾、肝、脾等脏腑间接络属,所以,胞宫受损,必然累及冲、任、督脉和肾、肝、脾等脏腑的气血运行与阴阳平衡,使虚者益虚。因肾主生殖,肾虚则生殖功能低下,不排卵而不孕。营血瘀滞于内,表现为痛经,经前乳胀。
本病病机是肾虚血瘀,治以促排卵汤补肾养血活血。方中紫河车补肾填精,修复胞宫;加仙茅、淫羊藿振奋肾阳,促使排卵。全方在温振肾督、修复胞宫的同时,佐以化瘀生新之品,调畅冲任气血,两者相得益彰。孕后患者下腹时有隐痛、腰酸痛,为血虚不营、肾虚不固之征,故治以胶艾四物合寿胎丸养血补肾、固冲安胎。
案例2:
患者,女,22岁,已婚,2003年11月11日初诊。
诉自初潮开始月经即3~4个月一潮,如每月来潮需用黄体酮,经期3d,量多,色红,无痛经。近8年,月经或3月一行或半年一行,2003年8月在本院妇科住院治疗20d。检查发现双子宫,作双侧输卵管通液示:双侧通畅。经治疗后,现月经规则(推迟10d),量多,有血块。本次月经有痛经(第1天痛),白带可,二便正常。本次月经:2003-11-01,4d净。舌红,苔灰黄、有齿痕,脉沉弦软数。中医诊断:①不孕症;②月经后期,证属肾虚兼肝郁。西医诊断:①原发性不孕症;②月经不调。治以疏肝活血、补肾益精。治疗:首诊予促排卵汤加熟地黄、熟附片、淫羊藿、仙茅,15剂,温服。
二诊时诉本次月经:2004-02-08(用黄体酮后),常感心慌,气短,梦多,舌红、轻度齿痕,苔灰薄,脉弦。予益五合方加黄芪、太子参、女贞子,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兼益气健脾,14剂,温服。
三诊:诉自2004年2月8日来潮后,现一直未来潮,服上药后,心慌、气短、梦多好转,舌红,苔薄黄。守上方去太子参,加党参,14剂,温服。
四诊:尿HCG(+),B超示:宫腔内外未见异常。舌红,苔灰。予益五合方去益母草、茺蔚子、丹参,加太子参补肾益精、益气养血,14剂,温服。服药后,复查B超示:胎儿存活。2004年11月剖腹产一男婴。
按:
患者月经初潮即出现月经后期,证属先天肾脏阴阳不足。肾阴不足,精血不充,则子宫无血可下;肾阳不足,不能促使阴血生长,故导致月经后期、不孕。因不孕,又遭乡人非议,而致肝郁气滞。故以促排卵汤加熟地黄、熟附片温肾益精、疏肝柔肝、理气活血调经。二诊时,患者感心慌,气短,梦多,舌红,苔灰薄、轻度齿痕,脉弦,呈一派精、气、血虚之象,遂用益五合方加黄芪、太子参、女贞子,补精养血、益气调经。
经过上述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继守上方并以党参移太子参,加强健脾力量,而资生化之源。精充血足,故有子。为防坠胎,予益五合方去益母草、茺蔚子、丹参活血动血之品,加太子参益气滋阴,巩固治疗,终获一男婴。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