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茴香丁酒
[药物组成] 茴香15g,丁香15g,樟脑15g,红花15g。
[功能主治] 散寒、活血、化湿,治疗骨折后期局部肿胀。
[用法用量] 用棉球沾药汁涂于伤处,以红外线治疗灯照射距离20-30cm,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七次为一疗程。
[制备方法] 取白酒300g,把药物浸于酒中,一星期后取汁使用。
[资料来源] <<中国骨伤>>1997,(1):56
按:有单位治疗四肢骨折愈合期肢端肿胀105例,结果治愈率100%。
2、接骨草酒
[药物组成]接骨草叶0.5kg。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促患部末梢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痂生长,有助骨折愈合。
[用法用量] 用纱布包敷骨折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然后将接骨草酒滴入小夹板下纱布浸湿为宜,每日二三次,成人每次50ml,儿童酌减。
[制备方法] ①简单制作法:将新鲜接骨草叶0.5L捣 烂,加少许乙醇,炒至略带黄色,然后文火煎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成45%乙醇浓度的药酒500ml(1:1浓度)便可应用。②药房制作法:取接骨草叶,洗净,切碎、加水过药面煮,第一次煮2小时,第二次煮1.5小时,合并二次药液,过滤,浓缩成适量,加95%乙醇使含醇量为45%,药液浓度为1:1或2:1,放置24小时,过滤即得。
[资料来源] <<新医药学杂志>>1978,(37):17。
3、风伤药酒
4、七叶红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