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可迁延成慢性咽炎或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甚至下呼吸道的急性炎症。2011~05—2011~11,我们应用六味汤加减治疗急性咽炎68例,并与头孢氨苄片口服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全部103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患者,均在起病1周内就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16~66岁,平均32.25岁。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6~70岁,平均34.40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耳鼻咽喉科诊断学》中急性咽炎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予六味汤加减。药物组成:薄荷9g,荆芥穗9g,防风6g,僵蚕9g,桔梗6g,生甘草6g。偏风寒者加紫苏叶;偏风热者去荆芥穗、防风,加金银花、桑叶、蝉蜕;热毒内胜、咽部见脓点者加蒲公英、板蓝根、射干;便干者加玄参、牛蒡子、胖大海;音哑者加蝉蜕、木蝴蝶;伴咯黄痰者加射干、鱼腥草。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服药时徐徐下咽。
1.3.2 对照组:予头孢氨苄片(吉林市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152)0.5g,每日3次口服。头孢过敏者予克拉霉素胶囊(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223)0.25 g,每日2次口服。
1.3.3 疗程:2组疗程均为10 d。
1.4 疗效标准:痊愈:咽部症状消失,咽部充血、肿胀消失;显效:咽部症状减轻,咽部充血、肿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