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外痔为肛肠科常见急症,主要表现为外痔痔核充血、肿胀、肛门疼痛剧烈、患者行走活动受限,坐卧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笔者采用自拟痔平熏洗方治疗60例炎性外痔患者,并与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5~65岁,平均(41.8±12.4)岁;病程≤7 d 41例,病程>7 d 19例。对照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6~67岁,平均(42.5±13.7)岁;病程≤7 d 39例,病程>7 d 21例。均除外孕妇、严重的心脑肺肝肾疾病及其他肛肠科急症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炎性外痔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肛门疼痛,便后或活动过多后症状加重。肛门检查可见肛门部皮赘、皱襞红肿充血,可见少量分泌物;皮赘、皱襞鲜红发亮,皮肤纹理变浅或消失,触压痛明显。
1.4 疗效标准:依据文献所载标准。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肛缘突起肿物消失,胀痛或坠痛及肛门坠胀不适感消失。有效:症状改善,痔缩小;肛缘突起肿物缩小,胀痛或坠痛及肛门坠胀不适感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肛缘突起肿物无缩小,胀痛或坠痛及肛门坠胀不适感未消失。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愈26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炎性外痔是由于外痔皮肤组织下淋巴液、血液回流障碍致水肿、血栓形成等,压迫肛周神经导致疼痛,进而使肛门括约肌痉挛,水肿进一步加重,疼痛加剧的一个恶性循环过程。而中医学则认为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醇酒厚味之品,致湿热内生,下注肛门;或因久坐久蹲、负重远行、便秘致肛门气血不畅,湿热与气血相搏结,筋脉阻滞,瘀血浊气结滞不散而成。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在急性炎症期的炎性外痔应尽量避免手术,否则手术后创面较大,愈合时间延长,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痛苦,反而会加重肛缘水肿及疼痛程度,且多数患者因畏惧术后疼痛而不愿手术。解除痔的症状较改变痔的大小更有意义,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西医常用抗生素口服或静注,并外用高锰酸钾熏洗坐浴,但是只能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并无促进外痔收敛吸收的作用,疗效不尽人意。
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