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疗风湿类风湿 骨质增生,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的方鹿茸丶田七各50 克丶红参丶紫河车丶灵芝各100克丶川芎10克丶 共研细末,早晚各服一次。每次5克,冲服·此乃我家传秘方,用治骨质增生,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腰酸腿痛,亦治久病体虚,男女肾虚,小儿先天智力发育迟缓等虚证,数十年临床应用于多种疾病效果明显,没有不良反应。
治疗腰椎间盘特效方
黄芪 牛膝 丹参 自然铜(先煎) 桑寄生各30克 茯苓 白术 杜仲 红花 桃仁各10克 鸡血藤 续断各15克 补骨脂独活各12克 可以临症加减,每日一剂 水煎分服 一般一剂见效,5剂痊愈。全蝎灵仙三红汤—治椎间盘突出有奇效:全蝎10-20克,威灵仙20-40克,红花5-15克,大枣6-10枚,体寒虚弱者,加炮附子,肉桂各5克左右,肝肾虚者加牛膝,川断,杜仲。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熟地。气虚者加黄芪,老鹤草。每日一剂水煎,加红糖10-20克兑化,分三次温服,初次服后可盖被取微汗。应绝对卧床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
加味改良乌头汤:生黄芪120克 当归 熟地 防风 制川乌 制附子 杞子 菟丝子 补骨脂 仙灵脾 黑豆各30克 麻黄15克 细辛18克 桂枝 白芍 鲜生姜各45克 蜂蜜150克 大枣21枚 加冷水2500毫升(7—8碗)文火煎三个半小时,煮取600毫升(一碗半),每日一剂分3次饭后服。七日为一个疗程。连服一至两疗程即可。 此方名是一位出家老和尚秘传方子,愈人无数。
*腰突、腰腿痛效验良方: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方子如下:
独活、千年健、制乳没、狗脊、萆解、田七、秦艽、伸筋草各20克、杜仲、骨碎补、五加皮、桑寄生、姜黄各15克, 制川乌、土鳖、桃仁各12克、红花、全蝎各10克。蜈蚣4条。 水煎2次混匀,分两天6次温服。
*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绝技白芥子,川乌等分为末。每次用20克,蛋清拌匀,贴突出部位,1-2小时后去药。1次见效,5天做一次, 1-7天止痛,坚持做30天可治愈。此后只需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3-5个月,即可根治。
腰椎间盘突出验方: 制乳香,制没药,独活各12克,当归20克,川芎, 元胡,杜仲,川断,威灵仙,川牛膝,地龙各15克,丹参,鸡血藤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两遍混匀,分早晚服。并外用 :生川乌、生草乌,五灵脂 木香各10克 生马前子 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各12克,三七20克 穿山甲6克。研粉末,用酒、醋调敷患处,绷带固定。应卧床休息,不宜过分活动 。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最佳验方:黄芪30克 当归 川芎 白芍 五灵脂 元胡 三棱 莪术 杜仲 泽兰 泽泻 车前草各15克 防己 地龙各10克。方药性平和,而功效独奇。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一般2天见效,10剂一疗程。腰突急性期为神经根水肿,此方利水、活血、止痛,故有较好疗效。 水肿不重,腰部腿部酸痛者,减利水药,加杜仲,牛膝,川断,寄生,鸡血藤,五加皮,川乌,草乌.后期辩证加强止痛的川草乌,乳没或蜈蚣全蝎可提高疗效。此为龙江中医药大学镇院之宝,邓福树之不传之秘,现已制成脊痛消胶囊。
腰椎间盘突特效方:
黄芪30克、当归、赤芍、川芎、桂枝、麻黄、川断、元胡各15克、木瓜、肉桂、三七各20克。研碎。加红糖300克,42度的白酒4斤浸泡,每天搅拌1—2次。密封、夏天浸10天,冬天浸20天。滤渣。每次喝2—3两,每天2—3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坐骨神经痛,一般15天见奇效,轻重者20天也可痊愈。
治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当归、 川芎、 木瓜、 牛膝、大力草、 炙乳香、 乌梅、 陈皮各12克 、 红花6克、杜仲9克、 肉桂、 金银花、 甘草各15克、 全蝎70个 。用水3斤煎熬后滤出药汁2斤左右,再加入白酒2斤,红糖、白糖各2两。装入干净的容器中保存。每次服1两,每日3次。腰椎管狭窄、退行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及不明原因的坐骨神经痛服之皆效。
民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方 独活、当归、木瓜、防风、首乌、白术各50克,蜈蚣三条焙干,均研成粉末,混合。用蜂蜜制成黄豆大小的丸,每次吃6-7粒,每天两次,早上空腹吃,晚上睡觉前吃,一般1-2副药即可治愈。
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急慢性的腰腿痛当归10g、黄芪20g、丹参20g、泽兰10g、赤芍10g、杜仲10g、金毛狗脊15g、鹿角片18g(先煎30分钟)、地龙10g、苏木10g。加减:下肢痹顽委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10g、木瓜10g、五加皮10g。舌苔白腻,口渴不饮倦怠乏力,湿重者加萆薢10g、苍术10g、防己10g。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阴虚火旺者加黄柏9g、生地9g。疼痛甚者加乌药9g、元胡9g、三七5g。游走窜痛着,麻木不仁者加威灵仙20g、防风6g、秦九10g。(通脉活血汤系李氏骨伤科祖传验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基本方,多种腰腿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横突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等都可使用。)
“白芍木瓜汤”此方专治各种骨质增生,药方为: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滕、威灵仙各15克。加减;颈椎加葛根12克;胸椎加狗脊12克;腰椎加杜仲、牛七各12克(亦可用于膝关节以下骨关节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显可逐渐增至60克。若有腹泻,可加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
壮骨化瘀方组成 熟地20克、鹿茸粉2克、穿山甲10克、白芍15克、甘草8克、鸡血藤15克、天麻10克、杜仲10克、木瓜10克、麻黄1.5克、枳壳6克、茴香6克、炮姜3克 加减 颈椎病者加葛根,腰椎病者加怀牛膝、狗脊,暴力所致加三七、元胡 功能与主治 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温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经通络、利气散寒,以腰痛、腰腿酸胀、麻痛、颈肩病痛、颈后病痛为辨证要点。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服 禁忌 禁房事、生冷,必须卧硬板床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秘方:
白芍、黑豆各50克 、当归、杜仲、党参、川牛膝、威灵仙、木瓜各15克、川续断12克、鸡血藤、青风藤、黄芪各25克、香附、生甘草各10克。每日一付 水煎分3次服 如果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加茯苓、白术各12克连服10-15付。此方治疗多例患者,均痊愈
民间流传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方 一副就好
生川乌、 当归、 木瓜、 砂仁、 山栀子、 川牛膝、 广木香各15g、明雄10g 。粉碎泛为水丸或装入大号胶囊,每日服胶囊三次、每次一粒。
治疗腰间盘突出
当归、白芍、 地龙、 红花、丹参、山楂、香附、苏梗、羌活、独活、延胡索各15克、陈皮、熟地、威灵仙各12克、麻黄、桂枝、川断、狗脊各10克、桃仁10—12克、金银花9克、杜仲30克、黄芪、牛膝各25克、葛根2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三次服,15天为一疗程 一般服药3-7天就明显见效 此方疗效显著,但在临床应用中,应酌情增减.
五代祖传验方 “通经活血方’’方药组成申姜 100克、三七 60克、当归 60克、杜仲 60克、血竭 60克、丹参 100克、红花 40克、郁金 60克、乳香 60 克、没药 60克、赤芍 80克、苍术80克、山龙 80克、川 芎 80克共粉细末。用法用量:每次 l5克,每 日 2次,饭后温开水冲服。 随症加减:寒湿晕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0克;湿热重者加五加皮60克;肾虚重者加川断、枸杞各60克。
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绝技:
杨氏五虎丹:急性期用方:红花18、当归18、防风10、制南星18、白芷12。研为细末,每次3克,日2次,黄酒送服。20-40天即可根治。慢性期用方:土元10、全蝎10、乌梢蛇10、红花18、当归18、防风10、制南星18、白芷12、甲珠10、地龙22。研为细末,每次5克,黄酒送服。30—60天即可根治。外用方:生川乌、生草乌各10、马前子12、三七20、甲珠6、海马10、木香10。研为细末,醋调敷患处,2天1换。急性期,慢性期均要配合使用本外用方。本秘方是中医世家杨氏(当代传人杨恩梅)家传15代的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特效秘验方,望能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造福。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秘方:
青风藤、 黄芪、 黑豆各50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连服七剂为一疗程,大多服二三剂即开始见效。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胀有效果,本人试用过十余人,均有腰突症典型症状,腰或腿痛,或腰腿均痛,腿麻、胀,遇冷加重,得热稍缓,抬腿试验(+),经CT提示腰间盘突出或膨出,服1~3疗程痊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当归、牛膝、白芍各60克、防风、威灵仙、土鳖虫、丹参、秦艽各25克、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生甘草10克、蜈蚣8条、白花蛇2条、冰糖100克、浸米酒5 斤。密封10天后饮用,每次10—15克,早、晚各1次。
治腰椎盘突出不复发偏方:
血竭120克,鳖甲360克。用瓦罐或者瓦片焙至略焦,但不可煳了。
将二者研成粉末分成12份,每天早晚各服一份。用温水冲服。一般服完就有较好的效果。血竭用量可根据病情逐步减少,而鳖甲不可减量。如果没有疗效,应停药检查是否还有其他损伤情况。这是在我们这里小有名气的一个专治此病的民间医生的偏方。治愈的患者8年随访无复发,
一个病人发现的治疗腰突的“特效药” 前列康
早两天刚好在给一个病人做腰椎牵引,另一个病人说自己原来是腰椎盘突出,那年做CT也是这个情况,腰痛,脚麻伴膝痛。吃了腰痛宁啊,万通筋骨片等很多药,没有一点用,后来他光吃前列康 就好了。 原来他同时还觉得腹股沟有点痛,以为是前列腺发炎痛,买了一瓶“前列康”吃。吃完之后腰不痛了,脚也不麻了。可以下地耕种了。后来有几个人是同一种情况,告诉他们也吃这种药,效果也很好。我听了,便跟做牵引的病人说,吃的药中加一种前列康。反正是油菜花粉,吃了不但补肾,女人还可以美容。用药如下:小活络丸 1粒 B.I.D 颈腰康胶囊 3粒 T.I.D 前列康 4片 一日3次 ,那个病人也听到他的讲述,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建议。三天后再来做牵引的时候说,腰已经不痛了。脚也不痛了,加了药物之后比平时效果“快”多了。后来我又给几个病人加用前列康。效果确实好一些,疗效快一些。
腰椎间盘突出祖传秘方:
本方以补肾通脉为主,打通任督二脉,肾为后天之本,主骨生髓,颈、腰椎病发部位,在督脉两侧,用药按子午流注方用药。A方(早晨药)补肾通脉散1号:炒川芎,追地风皮,蚂蚁虎,生甘草,炙麻黄,制乳没,威灵仙,苍术,川牛膝各100克,制马钱子30克。粉碎成细面,每天早饭后用6克药面放水杯中,加一勺蜂蜜,用70摄氏度温水冲服。也可加工成水丸或者蜜丸服用。B方(中午方)神经散:全蝎(清水无杂质)10克,蜈蚣10条,乌梢蛇15克,粉碎成细面,每天中午饭后用3克,加一勺蜂蜜,用70摄氏度温水冲服。C方(晚上方)补肾通脉散2号:制乳香,制没药,三七,肉桂,蚂蚁虎,淫羊藿,骨碎补,杜仲(炒黑),威灵仙,乌梢蛇,川芎,地龙各100克,炮山甲50克,制马钱子40克,粉碎成细面,每天晚饭后用6克药面放水杯中,加一勺蜂蜜,用70摄氏度温水冲服。特别提示:早晨方中制马钱子量为0.18克。晚上方中制马钱子量为0.2克。早晚共服制马钱子0.38克,为安全量。 只要按原方用药是绝对安全的。制马钱子的中毒量为大于等于0.8克,也就是说制马钱子的用量一天绝对不能超过0.8克!
治疗椎间盘突出秘验方
一次性复位法:让患者卧在病床上用手抓住床栏,然后在后面抓住患者的两个脚脖使劲往后拽一下,重复3次。7天一次。坚持做30天。并用:白芥子,川乌,等分为末。每次用20克,蛋清拌匀,贴突出部位,1—2小时后去药。5天贴一次, 1次见效,1—7天止痛,坚持贴30天。同时还要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3—5个月,补肾壮腰,体质增强,即可根治。
快速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秘法:
白芍5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滕、威灵仙各15克、杜仲、牛七各12克、苏木12克、葛根12克。每天一剂,煎水,早晚饭前服,候温度适宜趁热服。然后练俯卧沉腰法15分钟,接练仰卧沉腰法15分钟,共两种沉腰法,其它不练!严重需外敷者,可用鲜骨碎补150克搞烂或(干35克研粉)、川芎30克研粉混合加入适量山西老陈醋放瓦沙锅里炒热,敷患处,外敷一张塑料纸,然后再用纱布包好,四周以宽的胶布封好。
宋贵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气滞血瘀证:青壮年多见,常与跌仆、闪挫等外伤有关,急性发作,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卧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合舒筋活血汤(《伤科补要》)化裁加减。基础方为枳壳12 g、青皮12 g、香附12 g、川芎12 g、桃仁9 g、红花9 g、当归12 g、制乳香6 g、制没药6 g、五灵脂12 g、蜈蚣9 g、虫9 g、三七粉3 g(冲服)、甘草6 g。
风寒湿阻证:腰腿冷痛,酸胀麻木,渐渐加重,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恶寒畏风,肢体沉重发凉,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治宜祛风散寒利湿,温经通络止痛。方用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合小活络丹(《和剂局方》)化裁加减。基础方为制草乌9 g、独活12 g、桑寄生12 g、焦杜仲12 g、川牛膝12 g、细辛6 g、秦艽12 g、茯苓12 g、肉桂9 g、防风12 g、川芎12 g、当归12 g、杭白芍12 g、地龙12 g、制乳香6 g、制没药6 g、甘草6 g。
湿热郁结证:多为急性期,腰部疼痛,腿软无力,步履困难,遇温热或阴雨天痛增,痛处伴有热感,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筋活络。方用二妙散(《丹溪心法》)合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化裁加减。基础方为黄柏12 g、苍术9 g、防己12 g、薏苡仁15 g、通草12 g、滑石12 g、萆薢12 g、秦艽12 g、泽兰12 g、益母草12 g、紫丹参12 g、红花9 g、蜈蚣12 g、甘草6 g。
肝肾亏虚证:多见慢性腰痛或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患者,腰腿酸痛,腿膝无力,喜按喜揉,筋转跟痛,遇劳则甚,休息后缓解,有时伴有耳鸣、重听。偏阳虚者少腹拘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面目、下肢浮肿,气短语怯,精神萎靡,自汗便溏,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头晕目眩,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倦怠乏力,便秘溺赤,多梦或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方用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化裁加减。基础方为炙黄芪15 g、熟地黄15 g、杭白芍12 g、山茱萸12 g、云茯苓12 g、续断12 g、焦杜仲12 g、川淮牛膝各12 g、五加皮12 g、蜈蚣9 g、川芎12 g、当归12 g、紫丹参12 g、甘草6 g;偏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合金匮肾气丸或青娥丸化裁加减;偏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合六味地黄丸化裁加减。
外用熏洗方药及随症加减
外治法以祛邪为主,标本兼治。正如清代医家吴师机概括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以自拟敦煌腰腿痛活络方为基础化裁加减。药用:伸筋草30 g、透骨草30 g、生五味子15 g、生山茶15 g、威灵仙15 g、生川乌12 g、生草乌12 g、羌活15 g、独活15 g、红花12 g、川芎15 g、当归尾15 g、鸡血藤15 g、泽兰叶15 g、桑枝15 g、海桐皮15 g、陈醋250 mL、黄酒20 mL。气滞血瘀偏重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加枳壳25 g、三棱12 g、莪术12 g、赤芍15 g、延胡索15 g;肝肾亏虚证明显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威灵仙、生川草乌、羌活、独活、川芎,加五加皮30 g、千年健15 g、川淮牛膝各15 g;风寒湿邪偏重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当归尾,加花椒30 g、防风15 g、木瓜15 g、麻黄12 g、苍术15 g、艾叶15 g、桂枝15 g;湿热郁结明显者,去生五味子、生山茶、威灵仙、生川草乌、羌活、独活,加连翘15 g、秦艽15 g、益母草15 g、萆薢15 g、车前草15 g、汉防己15 g。
治疗关节痛的方子 偏方如下:
荆棘、防风、透骨草各100克,加水熬熏洗患处,这个药可以连续用三天,加水可以再熬。如果感觉效果好,可以再买一剂熬三天,基本可以治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方药 内服:主要药用丹参30克,黄芪、当归、川芎各25克,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各20克,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各15克,泽泻、山药、淫羊藿、白芍、穿山甲、丹皮、红花、杜仲、续断、伸筋草各10克,甘草5克。可随证加减。如气滞血瘀型,表现髋部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加牛膝25克,郁金10克;兼便秘者加大黄5~10克。风寒湿痹表现为阴雨天疼痛加重者,加羌活、独活、五加皮各15克,伸筋草25克。有痰湿表现,如关节漫肿,痛处不移者,加半夏、苍术各10克,鸡血藤30克,秦艽15克。气血两亏,肌肉萎缩,心悸气短者,加白参25克,白术、阿胶各15克,熟附子5~10克。肝肾阴虚者,加龟板60克,生地黄25克,玄参20克。肝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5克,补骨脂10克。下肢肌肉抽痛者,加天麻15克,钩藤、木瓜各10克。外治:患髋外敷医院制剂活血接骨止痛膏(豫药制字Z04030032)。活血接骨止痛膏由当归、生地黄、大黄、独活、羌活、连翘、白芷、赤芍、乳香、没药、续断、三七等22味中药配制而成,具有较强的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祛风除湿作用,可打通痹阻经脉,改善微循环。将其敷于患处,可促进关节囊内死骨吸收和新骨生成。临床研究表明,即使股骨头重度塌陷、碎裂甚至头部部分消失者,骨髓内也可长出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进而形成不大规则的股骨头,从而收到髋关节功能基本代偿的效果。辅以食疗效果更佳。食疗:取猪大骨、香菇和胡萝卜各适量,丹参100克,枸杞45克,熬汤喝,每天1剂,连服3~6个月。
中药浸洗疗法 以骨碎补、苦参、虎杖、桂枝、泽兰、益母草、野颠茄等,根据病情轻重进行足部浸洗或全身浸泡,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药量逐渐加大。 浸洗操作过程 将中药放入锅内,加清水煎煮20分钟,取药液约1300毫升。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浸洗双足,每次60分钟~90分钟,每日1次~2次,一剂药连用4天,身体无不良反应者进行全身浸洗更好。浸洗足部一个疗程的总时间为120小时~150小时。
治疗腰椎腰椎间突出合并骨质增生的经验良方:1、组成:独活、续断、怀牛夕各15克, 海桐皮30克、秦艽18克,杜仲、威灵仙、当归、地龙各10克、 巴戟12克、狗脊、骨碎补 生甘草各10克;2、本方可根据不同 病情进行加减:①如热甚加防已、丝瓜络。②寒甚加黑附片及制川乌。③温甚加苡仁及稀莶草。④风盛加防风及羌活。⑤便秘加大黄。⑥剧痛加元胡及没药。⑦气血两虚加黄芪、党参、熟地及黄精。3、功效: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及通络止痛之功效,4、服法:一般服7剂即可显出效果。服用时,水煎分两次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重症每日二剂,10日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3至5个月。常期服用:熟地100克 ,淫羊藿60克 ,西洋参50克 杜仲、破故纸、牛夕、续断各30克、甘草20克, 先将西洋参切碎放少许水蒸熟后,和其它各药一起浸入55度白酒2斤中,15天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1盅。效果甚佳,可选用。以上仅供参考。需用药者请在中医师辨证下使用!!!
骨质增生引起的腰痛腿疼:菟丝子25克 血竭6克 当归10克 乳没6克 骨碎补10克 地龙6克 防风6克 防已10克 安息香6克 牛膝10克 桂枝6克 焦三仙各10克 玉片10克 水煎服 罗氏家传骨质增生秘验方黄芪30克 白勺50克 木瓜10克 威灵仙20克 生甘草10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 骨碎补15克 狗脊12克 苍术12克 鸡血藤30克为基础方,再根据基础方和病征进行加减:颈椎增生加葛根40克 姜黄10克 当归20克 手臂麻木加桂枝10克腰椎增生加川续断30克 桑寄生30克足跟骨质增生加牛膝15克 淫羊藿15克可以加大分量,自制蜜丸,每一个约9克大小,每天2丸,早晚一次。坚持服用,收效甚好。
中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症处方:红花、归尾、骨碎补、桃仁、松香各6g;生大黄、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各9g;白芥子、冰片各3g;细辛、小牙皂各4.5g;樟脑15g。共研成粉末。以上为一剂量。用法:将药粉加白酒拌湿,文火炒热,先熨患处半小时(凉了再加酒炒热反复熨),然后加酒再炒热敷患处。每次敷7—8小时,一天一次,每剂可复渣敷用1—2次。此药有毒,忌内服。
腰椎间盘突出组成:怀牛膝、伸筋草、续断各20克,木瓜、白芍各15克,秦艽、独活各12克,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炙甘草各10克。每日1剂,分早、中、晚饭后服用。加减:畏寒,下肢不温,舌苔白者,加制附片(先煎)、干姜各10克;风寒重者,加桂枝10克;下肢酸软无力者,加鸡血藤30克,蜈蚣10克,全蝎5克。
子午流注方用药治腰椎间盘突出秘验方A方(早晨药)补肾通脉散1号:炒川芎100克,追地风皮100克,蚂蚁虎100克,甘草100克,麻黄100克,制乳没100克,威灵仙100克,苍术100克,制马前子30克川牛夕100克。粉碎成细面,早饭后服6克。服用方法:把药面放水杯,放一勺蜂蜜,用70摄氏度温水冲服即可。也可加工成水丸或者蜜丸服用。B方(中午方)神经散:全蝎(清水无杂质)10克,蜈蚣10条,乌梢蛇15克,每天中午饭后恩服用,每次3克,用法同上。C方(晚上方)补肾通脉散2号:制乳没100克,三七100克,肉桂100克,蚂蚁虎100克,淫羊藿100克,骨碎补100克,杜仲(炒黑)100克,穿山甲50克,威灵仙100克,乌梢蛇100克,川芎100克,穿山龙100克,制马前子40克,用法同上。每次6克。特别提示:早方马钱子量为0.18克。晚方马钱子量为0.2克。早晚共服马钱子0.38克,为安全量。制马钱子的中毒量为大于等于0.8克,也就是说制马钱子的用量一天绝对不能超过0.8克。只要按原配方用药是绝对安全的。
三剂药治愈腰椎间盘突出:
蔓荆子、刘寄奴、红花、防风、木香、透骨草、生甘草、独活、白芷、没药、牛蒡子、川断、姜活、生盐各60克。将以上药打成细碎粉,加上生盐掺匀放在碗里蒸热,趁热用布包住烫患处,凉了贴在患处,每天早晚一次,一剂分2-4贴,等干了就可以拿下来。可反复蒸用,三四天一剂药,用两三剂就能痊愈了。生盐就是没有加工过的盐,那种腌制咸菜的。
潘子毅老师临床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方为腰突1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突2号方,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突1号方:治则: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组成:当归15g,延胡索20g,生地20g,川芎10g,丹参15g,牛膝15g,苡仁20g,山甲片6g,枳壳10g,地鳖虫10g,全蝎6g,地龙6g,炙甘草6g。腰突2号方:治则:补肝益肾,益气养血而舒筋。组成:当归15g,延胡索20g,党参15g,赤白芍各15g,川断15g,黄芪30g,茯苓15g,苡仁20g,桂枝6g,牛膝15g,杜仲15g,陈皮6g,全蝎3g,乌梢蛇10g。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主要功效是:补肾益肝健脾,活血化痰利水,舒筋通络止痛。 汤剂方:川断 狗脊 木瓜 羊藿叶 熟地 骨碎补各12克,杜仲 当归 菟丝子 云苓 泽泻 元胡 鸡血藤 各15克,香附 白芥子半夏各10克,田七粉5克,核桃肉 黑芝麻各30克。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千年健15克,怀牛膝15克;有外伤史者加桃仁12克,田七粉5克(分二次兑服);痛甚加蜈蚣2条;舌苔黄腻加萆薢15克,薏米仁20克,黄柏8克;舌苔白厚腻加半夏12克,云苓15克。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两次服用(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也可再加核桃肉黑芝麻各30克。药渣可用毛巾包好热敷痛处。 散剂方:川断 狗脊 木瓜 乌药 威灵仙 羊藿叶 骨碎补 桑寄生 怀牛膝各15克,杜仲 当归 云苓 鹿含草 泽泻 伸筋草 元胡各20克,鸡血藤黄芪各30克,香附 半夏 胆星 土鳖虫 僵蚕 地龙 全虫 乳香没药各10克,田七粉辽细辛各5克,共研细粉,每次5克,每日二次,黄酒送服,可单独服,也可与上方汤剂一起服。(汤剂起效快,散剂起效稍慢)。以上药粉也可再加核桃肉黑芝麻各150克,用炼蜜做成蜜丸,每丸10克,一曰二次。
腰椎间盘突出膏的组方生乳香60 生没药60 麻黄50 生马钱子30 生川乌 生草乌各30 骨碎补100 自然铜50 生杜仲60 地龙150 威灵仙30 熟地30 血竭60 黄连60 艾叶15 番泻叶40 樟脑 冰片各20 上药总量3倍的麻油浸泡7天,下划线者加工成120目细粉后下,油炸提取,下丹成膏,加入药粉即成!此方是我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的验方,专门用于腰椎间盘突症,疗效绝佳!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则验方:
1、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血瘀型处方:
制马钱子5克、麻黄5克、土鳖虫10克、僵蚕10克、苍术10克、生甘草10克、牛膝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全蝎 15克。焙干研粉分装胶囊。每粒含生药0.3克。每晚临睡前口服4粒,逐日增加1粒,最多不超过8粒,以黄酒30- 50毫升冲服。活血化淤,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血瘀型,消除炎症水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腰痛有良效。
2、腰肌劳损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
杜仲20克 威灵仙55克。分别研粉后混合拌匀。再取猪腰子(猪肾脏)1-2去掉筋膜(肾上腺)洗净剖开,放入药粉摊匀后合紧共放入碗中加水少许慢火久蒸。食肉喝汤。每日1剂,方药虽简单但补肾强骨除湿止痛效强,对肾气亏虚导致的腰肌劳损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效。孕妇忌服。
治腰突、椎管狭窄偏方:
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桂枝15克。共为细末,炒为黄色,分5等份。每天早上服1份,少量白酒送服。连服5天。 山东 郭旭光
腰椎盘突出:用中药草老鼠耳50克,猪蹄1只,劈开切块,加水和油盐调料一起炖熟,分3次吃蹄汤,每日一剂,连1周。
椎间膏 药物配方分为三组: A、制马钱子25-35g 全蝎20-30g 穿山甲20-30g 人参20-30g 三七20-30g 天麻20-30g 杜仲20-30g 生川乌20-30g 生草乌20-30g 鹿角胶15-25g 威灵仙15-25g 白芷15-25g 海桐皮15-25g白芥子15-25g 乳香15-25g 没药15-25g 地龙15-25g 蕲蛇15-25g 活血龙15-25g 川芎15-25g 当归15-25g 蜈蚣10-25g葛根5-15g 雪上一枝蒿5-15g;,研粉 。 B、松香1000g 樟脑220-280g; C、薄荷脑20-30g 麝香2-3g(或氮酮20-30ml)。先 取B组药物捣碎混匀,放入瓷杯或瓷碗内,置于热水中加热溶化,即成膏基,然后加入A组药粉充分搅匀,冷却至65-75℃时,最后加入C组药物,搅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膏药外敷。能有效、迅速地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减轻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并减少了复发机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7方
1.方名:核归丸【功能主治】功能补肾活血,理气止痛。主治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组成】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骨碎补45克、木瓜30克、菟丝子60克、玄胡30克、香附15克、当归60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药均晒干,研磨过筛备用。将黑芝麻于碾槽内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当用手摸无颗粒时,与经过筛的药面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250克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成团块,再取团块7克制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内贮存。每曰服2次,每次服一丸,黄酒20毫克送下。连服100丸为一疗程。
2.方名:复方马钱子散【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风,消肿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
【处方组成】地鳖虫、川牛膝、甘草、麻黄、乳香、没药、全蝎、僵蚕、苍术各720克,生马钱子6000克。将生马钱子置热锅中,加水适量,慢火煮沸,8小时后取出,剥去外皮,全部药物粉碎后过筛成末,混合分装成胶囊,每粒含散剂0.25±0.05克。
3.方名:蝎蛇散【功能主治】功能搜风通络,除痹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
【处方组成】祁蛇(或乌梢蛇)10克、蜈蚣10克、全蝎1克,焙干研成粉。上药等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l包,继之每日上午服1包,7日为1疗程。
4.方名:坐骨神经止痛汤治腰突:黄芪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乌蛇12克、玉米20克、蜈蚣2条、细辛6克、甘草6克,水煎服。外用温经通络散:麦麸粉1000克、食盐500克、花椒100克、食醋50克、黄酒50克。麦麸粉、食盐加轧碎的花椒共研末、炒黄,加入食醋、黄酒,装入布袋内,趁热(约60℃)外敷疼痛部位,每日1次。
5.方名:通经止痛汤【功能主治】功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处方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木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水煎服。连服3天为1疗程。【辨证加减】急性发作者加川牛膝15克;慢性者加牛膝15克;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白芍60克;热重者加忍冬藤35克;偏寒者加制川乌15克,减黄柏、龙胆草之用量;湿重者加苡仁30克、通草6克;下肢麻木者加全蝎6克(研末吞服);腰痛者加杜仲10克、续断30克;患肢曲伸不利者加木瓜15克。
6.方名:缓急阳和汤【功能主治】功能温经散寒,柔肝养血,活络止痛。主治虚寒型坐骨神经痛。
【处方组成】桂枝10克、麻黄9克、木瓜15克、当归15克、牛膝15克、白芍15克、白芥子15克、甘草8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首乌30克、熟地30克、鹿角胶12克,水煎服。【辨证加减】畏寒甚加黄芪、炮姜;瘀血明显加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瘀阻经络加蜈蚣、露蜂房;肌肉萎缩去辛燥耗散之麻黄、白芥子、制川乌、制草乌,合四君子汤加淮山药、龟版。
7.方名:芪归地龙汤【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化瘀,温经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处方组成】生黄芪5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9克、红花9克、地龙9克,水煎服。10天为1疗程。【辨证加减】风寒湿型加桂枝10克、僵蚕9克、五加皮15克、川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热郁阻络型加知母15克、黄柏1克、泰艽15克、川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瘀血阻络型加骨碎补15克、川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丝瓜络12克。
骨质增生特效验方
增生百消散组成:三棱12g,桃仁、炒枣仁、柏子仁、乳香、郁金、补骨脂、益母草各10g,炒内金9g,红花6g,酒制大黄3g。功效:破气通痹,活血通塞,滋阴补肾。 加减法:如元气不足,加百合、知母、枸杞、杜仲;四肢乏力,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脾胃不和减三棱、桃仁,加肉桂、山楂、神曲、陈皮;四肢麻木明显,加皂角、细辛、川芎、丹参,减枣仁、柏子仁;二便不利加枳实、甘草、槟榔、石韦、白茅根;如疼痛难忍,加元胡、木香、薄荷;湿重加苍术、麻黄。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武火烧开后文火煎40分钟,每剂煎2汁,温服为佳,每2小时服半杯,每剂分5~8次服完。
辨证分型治疗腰腿痛
1 风寒型
腰部冷痛拘急,牵扯至腿足,遇冷加重,转侧不利,或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治法:祛风通络,散寒止痛。方用加味防风汤:防风15g,当归12g,茯苓20g,秦艽20g,葛根20g,麻黄10g,甘草10g,制川乌6g,杜仲15g,桑寄生15g。下肢痛加牛膝20g、木瓜15g。
2 湿热型
腰疼或兼下肢疼痛,痛处伴有灼热感,热天雨天疼痛加重,重浊难移,或屈伸不利,小例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用加味四妙散:黄柏15g、苍术10g、苡仁20g、牛膝15g、防已15g、萹蓄10g、当归12g、茯苓15g、寄生15g、杜仲15g。
3 血瘀型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疼痛以夜间为基,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卧床不起。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加味活络效灵丹:当归15g、丹参20g、乳香6g、没药6g、川芎6g、三七3g、川牛膝15g、土鳖虫10g、延胡索15g、大黄10g、枳实6g、杜仲15g、寄生15g。
4 肾虚型
腰腿部疼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坐卧则痛减轻,常反复发作,缠绵不休。偏阳虚者,则伴少腹拘急,面色白,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伴有头昏,耳鸣,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治法:偏阳虚者补肾助阳,活血通络,方用右归丸加味:肉桂3g、附片6g、鹿角胶10g、熟地20g、淮山20g、枣皮15g、杜仲15g、桑寄生15g、当归12g、淮牛膝15g、活血藤15g、丹参20g。偏阴虚者滋阴补肾,活血通络。方用左归丸加减:熟地20g、枸杞15g、枣皮10g、龟版胶10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牛膝15g、当归12g、杜仲15g、桑寄生15g、丹参20g、活血藤20g。
独活寄生汤加元胡治疗腰腿痛奇效方
药方为独活30-60g、续断30g(因为今之寄生有效者甚少故续断替之)、杜仲30g、元胡30g、牛膝15g、细辛10g、秦艽10g、茯苓15g、肉桂心10g、防风10g、川芎10g、人参10g、甘草10g、当归10g、芍药10g、熟地黄15g。应用时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为辨证要点。若腰腿痛日久,加土鳖虫、地龙祛瘀通络,活血止痛;若痹证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草乌、乌蛇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若寒邪偏盛者,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若湿邪偏盛者,去地黄,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按语:但使用时应注意遇到湿热痹证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