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热上扰型:
症状:耳内疼痛闷胀,跳痛或者刺痛,痛后耳内流出脓水,脓出则疼痛减少。同时有头痛、发热、怕风、口渴、咽干的情况。舌苔薄黄,脉浮数等。
病因:风热邪毒传里,导致耳窍化脓。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方子:金银花3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根30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饭后服用。<警告>
二、肝胆湿热型:
症状:发病急,口苦咽干、耳痛明显、耳内流出黄脓、发热、头痛、大便干燥,小便赤热。
病因:肝胆湿热日久,湿热郁结耳内。
治法:清肝胆,利湿热。
方子: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 当归10克、甘草8 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饭后服用。情况较轻者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警告>
三、阴虚火旺型:
症状:耳内流脓的时间很久了,有时有有时没有,脓比较清稀。同时又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
病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治法:养阴清火
方子:生地12克、蒲公英根30克、山萸肉12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饭后服用。情况较轻者可以用蒲公英根30克、金银花30克,熬水冲服知柏地黄丸。<警告>
四、热毒腐肉型:
症状:耳内流脓腐臭、耳痛发热。
病因:热毒日久而化脓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子:外用方——紫草3克、煅龙骨1克、冰片0.3克、乳汁适量(一次的量大约一勺)。放锅里蒸一下。然后用棉签蘸着滴于耳内并涂抹。
如果没有乳汁,可以用紫花地丁和桃仁各6克熬水,熬出浓汁代替乳汁来用。<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