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打通三焦最好用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三焦一通,诸症自消
2021-10-11 15:07:00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今天说到三焦,咱们先要了解什么是三焦?
民间常说五脏六腑,可大多人搬着指头数:
心、肝、脾、肺、肾是五脏
;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是五腑
,那还有一腑去哪儿了呢?
另外一腑就是三焦
,三焦指的是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部位,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
中医认为,不仅所有的脏腑都互为表里,而且也有对应的经络,三焦对应的经络当然是今天说的三焦经了。
《黄帝内经》中记载:
“三焦经 主一身之气。”
百病从气生,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泄出。
现代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
三焦不通是现代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
三焦怎么划分呢?
古人将三焦分为上、中、下三焦。
心、肺
归于上焦
;脾、胃、肝、胆、小肠
归于中焦;
肾、大肠、膀胱
归于下焦。
所以,
上焦不通
: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
: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
: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
三焦不通用什么方?
治病的成方中有一首叫做“三仁汤”的,首药即杏仁——苦杏仁。“三仁”者,是对三种仁药味的简称,指的是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
三仁汤的命名也因此而来。不过,三仁汤组方并非只有三味药,它共有八味药组成。
三仁汤出自清朝吴鞠通《温病条辨》,是
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处方
。
【组成】杏仁15克,正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
【煎服法】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三仁汤的组方医理
三仁汤的思路,是从上中下三焦,把水湿往外宣,往外降。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可见三焦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功用。
所以三仁汤不单
清利三焦湿热
,而是能很好地
宣畅三焦气机
,使邪气外出。《中藏经》谓:“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广东有位名医张立中老先生,是内调外理的高手,直言在南方,前面腹部为湿气堵塞引起的腰痛,一般选用三仁汤把上中下三焦气机疏通,经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君药
杏仁,苦辛,
宣利上焦肺气
,肺气宣发,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提壶揭盖”之义;
白蔻仁,芳香
化湿,行气,调中
。
生薏仁,甘淡,
渗利下焦湿热,健脾
。
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
臣药
半夏、厚朴,辛开苦降,
化湿行气,散满消痞
。
佐药
滑石、竹叶、通草,
甘寒淡渗,利湿清热
。
三仁分入上、中、下三焦,合用协同,故能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下行之理,可使气畅湿行,脾运复健,三焦通畅,诸证自除。
徐大椿云:“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和膀胱,此为良法”。
最后给大家说说三仁汤的临床应用
三仁汤治外感
2012年春,严某,男,42岁,干部,在春节期间常食荤菜,又因家中有暖气,常觉燥感,兼食有凉菜,水果类,复兼外感,竟致发烧不退。
住进当地大医院,各种检查都做了,包括脏器病、血液病、结核病、恶性疾病、细菌培养等,都未查出病因,发烧延至第18天,家属恐慌,请中医参与治疗。
患者面色晦黄,全身困痛,但能忍受,舌质红苔薄黄满布稍腻,脉细濡数,大便不畅,小便浅黄。
每天下午3点左右开始发烧,体温在39℃上下,至第二天黎明前后胸汗出(4〜5点)发热渐退,上午稍好,下午又发烧依旧,纳呆,但能食,口不甚渴。
此当属中医的湿温证,内热外感兼脾胃湿滞,湿邪缠绵,又天天输液治疗,复增内湿,导致欲速不达,病退缓慢,过去西医有按“肠伤寒”考虑的,也有一定效果,但现在住院治疗,首先得全面查明病因,占用了一定时间,不能说不好,若配合中医的“三因”等辨证,将更有利于患者,此又属题外话。
处方以三仁汤加
黄芩、猪苓、茯苓皮、腹毛、常山、草果仁等
,三剂。一剂发热退,三剂病全退了,后又复诊两次,皆以健脾、利湿、益气、养阴方治疗善后并告康复。
三仁汤治痹症
三仁汤既有宣上、畅中、渗下之效,应即有全身的作用,只要有湿滞者,皆可对症治疗,筋骨关节也在范畴之内。
对于单纯的风寒湿合而为痹,临床上用祛风、祛湿、驱寒之方多有成效,但对于又有热,又有风寒湿错杂者常显得力不从心。
借用《温病条辨》“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的“寒气胜、疼痛较剧,本方重用防己、桂枝,再加姜黄、海桐皮。”
常在三仁汤的基础上,加汉防己、姜黄、海桐皮,收到了很多效果。
如张某,男,40岁,1991年春夏之交,先有外感症,后渐出现手、足关节肿痛,以足踝部为甚,住院西药多方治疗,病证不减,夜疼痛较重,未查出类风湿、结核、痛风、肾病等阳性体征,仍按“风湿”观察治疗。
患者觉午后体热,但体温不升,兼有全身困倦,体略胖,饮食一般,口干不甚渴,小便黄,大便不秘,舌质红苔薄黄腻,予以三仁汤加汉防己、姜黄、海桐皮各20g,10余剂,病愈。
又治疗
痛风患者
,“尿酸”增高痛,降低后仍痛不止者,常以三仁汤
加汉防己、姜黄、海桐皮,再加川木瓜30g,车前子30g
(车前子为《中医杂志》单药经验方),湿重热重者又加生石膏30g,苍术30g,临床上常收到理想效果。
又治
肩周炎,包括五十肩及颈椎病患者
,常治不愈,针灸、推拿、理疗后仍疗效不显者,亦用三仁汤
加汉防己、姜黄、海桐皮,再加酸枣仁、玄胡、鸡血藤、夜交藤各30g
(此为马有度先生二仁二藤汤),疗效显著,因此类病亦属血虚、气滞、兼有湿邪者。
三仁汤治皮肤病
湿邪充滞皮肤而产生的疾病,亦可通过三仁汤通达三焦而透表,将邪驱除于卫外。
面部疣状物增多,西医认为“病毒寄生”,中医以为其皮色不变,粒状疹粒不退,多为湿邪滞留于皮肤,以三仁汤重用
薏苡仁30〜40g,再加广三七15〜20g
,服10剂以上就可以见到显效。
白㾦,皮肤出白色痱疹样颗粒,晶莹透亮,内含浆液,常伴有外感发热等症状,现在的儿童多发的“手足口病”,也多属湿热病邪范畴,治疗类似,以三仁汤加板蓝根、连翘、二花、鱼腥草等治疗,效果较快。
三仁汤治口疮
若是急发者,现代的“消炎”,中医的“清火败毒”,或民间“清热”验方皆可收效。但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慢性发作者,常使人感到棘手。
有常服消炎药、维生素B2、锌剂、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者,或效或不效,好几天又发病者,中医有用大剂清热者,效果不显时,改用扶正法,有用天王补心丹者,或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玉女煎、大补阴丸等也是时效时不效,也使医患双方犯难。
这里提供三仁汤参考应用,以多增加一条治疗途径。因慢性口疮辨证,既非单一脏腑经络辨证,又非实非虚,六气当中最难速已的,唯湿为最,虽然舌为心苗,但毕竟脾主口,脾主湿。
临床上遇到寒热错杂,虚实难分时,多从湿邪考虑,找出三仁汤的主症。
偏热者加玄参、丹皮、生地。湿热夹虚者加胡连、当归、甘草。偏风热(过敏者)加薄荷、白鲜皮、蝉蜕。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