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阴虚骨蒸潮热便方 来源:《金匮翼》 作者:尤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68年 1、方:青蒿 乌梅 秦艽 甘草 小麦 水煎服。 2、草还丹:治阴虚骨蒸。 青蒿(一斗五升) 童便(三斗) 文武火煎,约童便减至二斗,去青蒿,再煎至一升,入猪胆七个,再熬数沸,用甘草末,收和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3、又方:鲜地骨皮(三钱) 红枣(七枚) 煎汤代茶,日一剂。治骨蒸神效。若治童劳,加燕窝; 4、黄芪鳖甲煎: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晡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浊,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黄芪 知母 桑白皮 炙甘草 赤芍药 紫菀(各五钱半) 地骨皮 柴胡(各六钱六分) 肉桂 人参 苦桔梗(各三钱三分) 鳖甲(酥炙) 天冬(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一名人参黄芪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