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腹痛分部用药辨
2021-10-24 11:25:18
I
导读:
提到腹痛,我们最关注的是疼痛部位和性质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存在,我们就不能一味的只想一方一药的概括,更不能滥用止痛药。本文将腹痛明确分部,针对不同的部位所对应的经络及用药给予总结,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治疗腹痛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腹痛分部用药辨
作者/郝建新
腹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由于致痛原因及病变脏腑不同,疼痛的出现部位和性质差异很大。故治疗时既不能以一药一方而概之,又不能滥用止痛药。临症若以部位为纲,区别使用止痛药,既可避免药物的滥用,且能提高治疗效果。以下试分而论之。
一、胁痛
胁腹位于上腹部两侧,为足厥阴、足少阳两经所过。故胁痛多与肝胆疾患有关,选用止痛之品则以归肝胆二经者为宜。
香附:
功能行气止痛。偏走肝经,性质平和,尤善行肝气而止痛。李时珍誉之为“气病之总司”。故为治疗气滞胁痛的常用之品。
川楝子:
功能行气止痛。性寒走肝,兼能清热。长于清热行气而止痛。故凡气滞胁痛,兼有热象者,用之为宜。
青皮:
功能疏肝破气。性烈而力猛,破结气,止胁痛作用甚强。《珍珠囊》谓之能破“肝经积气。”遇气滞胁痛之重症,宜选用之。
延胡索:
功能行气活血,且止痛作用尤为突出。尤善行肝经胁滞而止痛。《本草纲目》言其“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治气滞血瘀之胁痛尤为常用。
郁金:
功能行气活血止痛。其性寒凉,既能止痛,又能清热。若治气滞血瘀之胁痛而兼见热证者用之为宜。
白芍:
功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性柔而缓,长于柔肝止痛。《本草正义》曰:“养肝阴而柔和刚木桀骜之威,……芍药所以能治……胸胁胀痛者,……即是此法。”故肝阴不足之胁腹作痛常选该品以治之。
二、胃脘痛
胃脘位于上腹中部,脐下至心窝处。为脾胃所居。故胃脘痛多与脾胃之疾有关。选用止痛之品则应以归脾胃二经者为宜。
木香:
功能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偏走中焦脾胃,尤善行脾胃之气而止痛。《本草正义》谓之“以气用事,故专治气滞诸痛。”故治气滞胃脘作痛,本品尤为常用。
枳实:
功能破气消积。性猛力强,直走中焦。尤善破积气,止胃痛。《别录》谓之主“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凡气滞食积之胃脘痛重症,用之为宜。
五灵脂:
功能活血散瘀止痛。且善治心腹疼痛。李时珍谓之能治“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凡治瘀血内阻之胃脘痛,本品视为首选。
三七:
功能活血止痛。外伤科尤为常用,殊不知内服止痛之效甚佳。若治血瘀胃痛,单用即效。
干姜:
功能散寒止痛。性大热而祛中寒力强。为治中焦寒痛之要药。故无论寒邪伤中或中焦阳虚之胃脘疼痛,本品皆为首选。
高良姜:
功能温中止痛。善祛中寒而止痛。《本草汇言》谓为“温脾胃之药”。因寒邪直中所致之胃脘痛,用之为宜。
艾叶:
功能散寒止痛。无论外灸内服皆能治疗胃寒疼痛,故临症亦可选用。
三、少腹痛、小腹痛
少腹位于下腹两侧,为足厥阴经所过。小腹位于脐下正中,为任脉所过。因二者同居下腹,疼痛多与肝、肾等脏病变有关,故选药治疗差别不大。
附子:
功能散寒止痛,益火助阳。性大热而走下焦,为散阴寒止痛之要药。故凡因寒所致之少腹、小腹疼痛,无论虚实皆可用之。
吴茱萸:
功能散寒行气止痛。性热走肝,尤善温解肝经寒滞而止痛。《本草便读》谓之能“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故凡寒滞肝脉之少腹疼痛,用之为宜。
乌药:
功能温肾散寒,行气止痛。善走下焦,理寒滞而止痛。无论少腹、小腹,凡因寒凝气滞致痛者,皆可用之。
荔枝核:
功能散寒止痛。偏走肝经,长于温散肝经寒滞而止痛。《本草纲目》谓之能治“癫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故因寒凝气滞引起的少腹疼痛,常选用本品。
桔核:
功能行气止痛。独归肝经,为治少腹作痛的常用药物。凡因气滞而致少腹作痛,用之尤宜。
上述按腹痛部位所论药物,可供临症者参考。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