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外痔是肛缘皮肤突发的局限性肿块,是在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的基础上发炎后引起,也可见于血栓外痔的急性炎症期,是肛肠科常见急症之一。炎性外痔辨证属于湿热下注型者,临床表现有肛门部红肿胀痛,坐卧不安,大便干燥,内痔脱出;或腹泻,便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或滑数。手术可有效解除症状,但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较多,故不十分严重的炎性外痔可不急于手术治疗而选择消炎、镇痛、消肿的保守治疗。临床上常用高锰酸钾配水熏洗,笔者采用清热消肿中药洗方(自拟)治疗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共120例,均为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收治的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而不愿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7~53岁,平均35.29岁;病程1~7天。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9~58岁,平均33.80岁;病程1~7天。(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肛缘皮肤突发的局限性肿块,充血、水肿、剧烈疼痛。中医辨证属于湿热蕴结下注型,临床表现有肛门部红肿胀痛,下坠疼痛,坐卧不安,大便干燥,内痔脱出;或腹泻,便痛,便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或滑数。
方剂:苦参50g 芒硝50g 大黄50g 黄柏50g 蒲公英100g 金银花100g 紫草100g盐湖搜30g 马齿笕30g赤芍30g段乳香30g 肚按摩腰30g 五倍子30g
加减:伴有出血加槐花 侧柏叶各50g,伴有瘙痒加地肤子 白鲜皮各50g诸药加水4000ml检出15分钟,熏洗加大粒盐,加藿香正气水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与痔核均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痔核无缩小。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 05。
高某,男,27岁,2015年11月16日就诊。肛门肿痛2天,自行予以痔疮栓塞肛后未见明显好转。检查截石位3、7点位肛缘可见各有2cm×2cm椭圆形隆起,肿胀,7点位隆起处可见紫黑色小血栓珠形成,指检、镜检无特殊。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予以清热消肿汤熏洗治疗2天后于2015年11月18日复诊,肿痛感明显减轻,3点位痔核消失,7点位痔核明显缩小,血栓减小。1个疗程后2015年11月23日复诊,诸症皆除。
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