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花”穴,是古代治疗“骨蒸痨瘵”的著名穴位之一。多部古代医籍及现代针灸医籍均有记载描述,记载内容却不尽相同。本文从其出处、穴名解、定位、主治几个方面,对记载“四花”穴的古籍文献进行详细考证,探明其源流。
1“四花”穴的出处
“使患人平身正立,……谓之四花……”此为现存“四花”的最早记载,出自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的“灸骨蒸法图四首”篇,篇名下有小序“崔氏《别录》灸骨蒸方图并序,中书侍郎崔知悌撰”。《外台秘要》同时还载有崔氏治疗“五蒸”、“伏连”、“江南三十六疰”、“鬼气”等内科方。《旧唐书经籍志》记载:“骨蒸病灸方一卷,崔知悌撰。”《唐书艺文志》载有:“崔知悌骨蒸病灸方一卷。”《宋史艺文志》也记载有“崔知悌灸劳法一卷”。但崔知悌所著原书已佚。此外,《外台秘要》为唐代著作,与崔知悌所著《骨蒸病灸方》的成书年代最近。由此,可知“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原出于唐代崔知悌所著《骨蒸病灸方》,《外台秘要》辑录其中内容。《外台秘要》为现存记载该穴最早的医学著作。
2“四花”穴穴名解
关于“四花”穴穴名,记载“四花”穴的相关文献虽无“四花”穴名解的明确说法,据相关记载,仍可推知一二。《外台秘要》:“……以前总通灸四处,……谓之四花……”当使用艾炷灸法治疗时,四穴同时施治,四处同时起火,宛如四朵灿烂的红花,故命名为“四花”。《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三》:“……以朱点记(朱点是灸穴)。……谓之四花穴……”以朱笔点记后的“四花”穴,在背部亦宛如四朵灿烂的红花。
3“四花”穴的定位
“四花”穴的取穴方法有4种。第1种,以《外台秘要》为代表的定位法一种,该法较为详尽;第2种,“凡取四花穴,以稻杆心量口缝如何阔,断其长多少,以如此长裁纸四方,当中剪小孔,别用长稻杆踏脚下,前取脚大指为止,后取脚曲啾横文中为止,断了却环在结喉下垂向背后,看杆止处,即以前小孔纸当中安分为四花,尽灸纸四角也。”第3种,“一医传一法,先横量口吻取长短,以所量草就背上三椎骨下直量至草尽处,两头用笔点了,再量中指长短为准,却将量中指草横直量两头,用笔圈四角,其圈者是穴。”第2、3种均出自《针灸资生经》。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第2种定位法是在《外台秘要》定位法部分内容基础上的变通法,有“断章取义”之嫌;第3种取穴法,为“一医传一法”,并不可信。可见,“四花”穴的记载,已非原著内容,在此方法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了演变、简化,甚至误传。第4种定位法,将“四花”穴定为一组对穴,即“膈俞、胆俞”。此法始见于《针灸聚英》,并有按语注明其缘由:“初疑四花穴,古人恐人不识点穴,故立此捷法……崔氏止言四花,而不言膈俞、胆俞四穴者,为粗工告也。今只依揣摸脊骨膈俞、胆俞为正,然人口有大小,阔狭不同,故四花亦不准。”
4“四花”穴的主治
5讨论
“四花”穴取穴初以折绳测量法为主。然而,折绳测量法过于复杂,故在此方法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了演变、简化,甚至误传。也正是这种估量的方法,造成了该穴定位的不准确性,从而限制了“四花”穴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正如高武所言:“人口有大小,阔狭不同。”加上因操作者不同带来的误差,折绳测量法确有不妥。因此,尽管以《外台秘要》等古籍记载方法所取“四花”穴并非仅膈俞、胆俞四穴,或因个体差异,所取穴位也并不一定与膈俞、胆俞重合,明代以后的医家使用“四花”穴时,多取用膈俞、胆俞,现代医籍所载四花穴定位亦以膈俞、胆俞为准。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如《中国针灸辞典》:“四花,奇穴名。定位在背部,第七、第十胸椎棘突下间旁开1.5寸,亦即膈俞、胆俞四穴”。“鬲(膈)俞二穴……主胸胁相引……痰饮吐逆……虚胀支满,痰疟痃癖气块,膈上痛。”“胆俞二穴……理心胀满,吐逆短气,痰闷……胸胁不能转侧。”膈俞、胆俞配成对穴,形成“四花”穴,重点主治肺结核、肺痿、肺气肿、支气管炎、喘息、肺癌。从中医学理论来说,膈俞,“咳逆者必责之,气不逆于膈,则前症可愈。凡经络之自膈而上,自腹而下,属络各脏腑者,无不贯膈而上下焉。”胆俞,“胆者,肝之腑,藏血。”胆俞上为肝俞,下为脾俞,脾统血,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刺激四花穴,可“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尪羸痼疾”。从现代医学理论来说,膈肌参与呼吸运动和咳嗽动作的完成,针灸膈俞穴可调节膈神经电活动,以镇咳平喘;膈俞下有第7胸神经后支通过,胆俞下有第10胸神经后支通过,而组成脾丛的腹腔丛的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段(胸5至胸12)侧角,支配脾脏和膈俞、胆俞穴的神经,属于同一神经节段,因其间发生突触联系,属同一神经节段或近节段的刺激效果优于远节段的刺激效果,故刺激四花穴,能使脾脏收缩,增加白细胞的生成、释放和分布,以抗菌消炎;此外,研究发现直接灸四花穴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增强人体抗病机能,发挥整体治疗作用。因此,四花穴能治疗肺结核、肺痿、肺气肿、支气管炎、喘息、肺癌等肺系病。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