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王东海老师讲中医入门学习
2022-01-08 12:52:09
王东海老师讲中医学习入门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对于这个中医的学习啊,我也一直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这个心情,我实际上很是盼望大家能够把中医学好学的比我要更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可能我接触这个中医,对中医的了解,比大家确实要多一点,因为我祖父是行医的,主要的是研究中医外科,我父亲也是行医的,他主要是专攻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它实际上就指所有的病症,温病伤寒,包括杂病,不像我们现在医院讲的分科。
我们长话短说,捡这个最重要的,做这个最概括性的,解释指导;
学习中医,他必须要打其基础,我们都知道这个基础,
大家都把它称为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还有人把这个《难经》算在里面。
实际上不管是怎么样分类,我们讲的这个
中医基础啊,它实际上就包含阴阳理论、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还有藏象学说,就是人体脏器,它与五行的联系,人体脏腑的各自的功能和他们相互协调合作,这个功能包括他们五行生克的关系啊等等,还有就是经络学说,这个也非常重要。
其他的比较重要的还有这个五运六气学术,这个我们后面做进一步的解释啊。
还有就是中医有一些辨证论治的原则,这些在内经里面都是散件的,我们最开始的基础,是要理解这个大自然对人的影响,人体与大自然的联系,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
分析人体的各部分生理现象,包括疾病现象。
再就是药物学,药物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基础,一个处方,你必须理解他每味药的药性才能够有初步的了解。
而且再药物学以后还得研究这个前人的经典名方,包括这个处方的分类。
比如说解表,解表里面,他要分风寒啊,要用辛温解表风热,要用辛凉解表啊。
就比如攻里啊,他有专门的一系列的方剂,包括这个温中滋阴啊等等,还有很多的啊,大框框里面有小框框。这些我们都要去了解的。
还要了解古代的一些名家,比如说李东垣的这个补中益气汤,是不是有人就说他的医生的学问都在这个处方里,就比如说黄元御的这个黄芽汤天魂地魄汤,我们都要很好的去了解。
包括其他古代名家一些经典处方啊,还有这个六味地黄丸啊,肾气丸啊,这些都了解他这个处方的翻译啊,只有很好的了解这个前人处方的翻译,我们才能够啊,根据需要凭证的时候,根据需要去选择合适的药方,或者用这个药方做基础去加减变化,当然时间用的久了,多了往往也可以。
离开这些处方,自己啊,随心所欲的,根据症状随意的家庭变化,随意的创造也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心里面已经有这个理与法了,你根据这个理法自己写出来的,只要符合前任原则的,也就是你自己创的方不提规律。
弄懂这些基础以后,就必须系统地接受。
我们前面多次强调过的,大我们180岁的这些古代名家,当然这个180岁是一个笼统性的概念,我们讲180岁是一个周期,其实这个是一半,实际上360年才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但是180岁,它实际上也是一个360岁周期里面的一半,因为这个360里面又分阴阳,所以就180岁也可以看作一个周期。
我们说到我们180岁当然当我们200岁也可以,因为刚好到我们180岁的这些医家是非常非常的少啊,那我们200岁的时间也是挺好的,他也就是说他们这些医家都是行医的时代,到我们180年到我们行医的180年这个就好了,不用要求时间那么苛刻。
这是因为这个天体运动啊,他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周期,万事万物都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周期里面,循环往复啊,所以我们要采取,要学习,刚好到我们180岁或者180多一点的这些名家,我们前面已经多次举例,讲到了很多啊。
比如啊,许叔微许学士就是了,时尚年代越久越以前。那些名医啊,他自己实际上对一些中医立法思路也不是很清晰啊,所以我又觉得啊,可以开始的,应该还是这个《刘涓子鬼遗方》,这个算很不错,很适合,因为它是治疗这个肿瘤的。
然后啊,最具有这个价值的学术心法,最全面的还是陈士铎、傅青主,他们两个人把它看作一个人,这个是最好最佳的,他们两个人的心法如果再参考王孟英、王旭高,两个人的仔细研究这三家的说法,三家的医法。
我们可以说就可以行医了,看他们的用药,看他们的医案。
但是我们行医之前必须要自己考考自己,比如说我们找到这个。
把这个何廉臣编写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这个书啊,你就看这些医家,他是当时全国所有的中医名家,他们的临床按比较有代表性的,你就看到这个医案的前面一半,或者说前面的1/3,你要把它后面的一半后面的2/3能够大致性的药估计出来啊,你的思路方法与这些名家已经形成,我们讲标准答案的那些医案要能够大方向相同,因为要基本相吻合,这个时候你才能够啊,自己有把握去面对你所要遇到的病人。
这里讲的都是一些比较大致,大框架的方法,至于细节,他是散见于各位名家的临床,这个需要自己临床总结,你自己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啊,把这些像那个珍珠一样的小点啊,全部集中起来,临床中一定会用得到的,但是却确实是可以去多效仿学习,比如啊,火神郑钦安,包括这个祝味菊。
比如祝味菊就说了,人体这个阳气退一分病邪就进一份。
包括现在这个,你可他也说这些就很容易误导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最好不接触这些名家的这些名家的这个观点,它绝对是误人的,等你自己心有另建,自己也碰到病情,有自己的这个判断,分析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名家的书,用来旁正侧正自己的一些这个观点,但是呢,临床中运用他这些经验的运用得到的真的非常非常少的。
我们看那个中医,他书上也讲得非常好,他讲这个,并且所有的病我们都要很好的把握,大方向就是阴阳进退,燥湿消长,他叫黄元御,对这个坎象的分析,就是说一阳陷于二阴之下,这个阳,因为只有一份,两份应该夹住它,所以阳气一退。阴容易前进,所以人体生病的时候都是阳亏啊,阴太浓了,这是他的这个理论观点,燥湿,他湿气容易长燥,容易促使它治病,他的用药啊,它都是暖水燥土。
实际上这个话有二个意思,一个理解啊,比如傅青主这一块,他就对他说,这个人体啊,只有一个水,另外有五个火啊,一水难敌五火,我们就拿黄元御强调的,这个一阳二阴,我们来看,实际上,一阳二阴,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啊,一分的阳需要两份的阴来匹配它啊,所以要有足够的阴才能养阳,这个阳这样就得到完全不同的理论出发点。
现在很多人啊,有病好像都有像那个讲的那个阳虚那个症状,实际上,大部分你只要把他体内的湿稍微的去一下,就发现阴虚的真面目会完全地显露出来,
原来他的阳虚都是被那个湿气啊,所屏蔽啊,展现出来的;
当前的寒湿的也非常少,除非有特定的人。
比如啊,强烈的冰啤酒冷饮啊,有可能会造成这个寒性,对一些特殊的是这样;大部分人都是湿热,还得仔细分辨,它是湿多热少,还是湿少热多。
弄清楚了这些,他实际上所谓的杂病基本上都在这里面呢;
但是这个新感,我们讲的感冒,我们还是要回到,陈湿毒啊,整理的这个经验,即使伤寒论它的契合程度也不是很适合我们,现在当前城市多,你看他治那个伤风伤寒,刚刚初期的时候他都会用柴胡。
再一个我们看现在的这个编写的医书啊,根本不能读,为什么呢?
你看我们讲古代的医家,他每个医家都有自己的这个特点,而且我们讲了啊,180年后的医家,他会赞同他这个他的前辈180年以前的或者360年以前的医家。不管是哪一派都有这个规律,你仔细去找。
我们现在的这个医学,他都是把前人。很多医家名家的心法都集中罗列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很全面,但是你在用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取舍舍,所以学的再多再好,没有用的根本不会用,临床上无从下手。
这也是朱丹溪的老师,对这个啊,太平和剂局方这个书的一些批判,这个书当时很好啊,国家动用国家力量向民间推行啊,因为可以用这个啊,保天下太平啊,保民众祛病延年,实际上时代一过不行啊,害人的多。
包括那个啊,苏轼苏大学士,因为他初通这个中医学啊,他的这个当时一个一个这个那个圣散子方啊,当时确实救人无数啊,二三十年已过,他这个甲子已过,完全变了,变成杀人无数。
总的来说,大方加大框框就是这些,没有更多了,最重要的要我们去多阅读,多理解她所有的东西看上去相反,实际上是可以相通相承的啊,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恍然大悟。
欢迎大家质疑、讨论、提问
在阅读经典包括阅读一些名家的句子的时候,一定会有疑问的,一定会有不懂的地方的,这个很正常啊,这个书上的疑问可能会在另外一本书上得到很完美的解释啊,这本书上的疑问可能会在另外一本书上,第二本书在这本书上都或者用在其他的书上都会有相互啊,解释了这种现象,当很多的疑问都把它弄通弄懂的时候,那么其他的一些小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
这个五运六气确实非常复杂,实际上我们只要拿来用,不要明其所以然,要弄齐所以然,前人的说法,运气自学皓首难穷啊,因为花很长的时间在这上面都还是弄的不那么准确.
但是大框架啊,我们在听他的,信他的就可以,
譬如大框架,这个1984到2014是这个风,从2014到2044是相火。
对古文的不理解,这个他会有一些注解,这个必须要看得懂啊,比如说内经原文看不懂,但是有很多一家对内经都有这个解释,你看上四家的这个解释就会基本上弄懂。
辩证确实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比较难的一环,但是你如果见过很多的啊,比较熟悉前人对我们当前这种病的这个论述,平常中你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起来,但是你如果说你看到医家,是别的大司天啊,气候下的这个案例,你就很容易张冠李戴。
培养下一代中医,中医四大经典加上这些
辨证录,未来20年治病,全部都是这个书上讲的情况
25年后,学用 马培之、叶天士的经验 就可以了。
当然,要更深一步学习, 王孟英 费伯雄 王旭高的书也要看。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