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病变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肾虚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证型之一,属中医“腰脊痛”“腰背痛”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腰部疼痛是由于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慢性炎症、代谢产物集聚和刺激等多种因素引起。临床以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近年来采用补肾壮筋汤治疗肾虚腰痛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择90例自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在渭源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肾虚腰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3岁,平均45.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8.9个月。对照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4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8.5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中医肾虚腰痛诊断标准:腰部表现为隐隐作痛,酸软无力,喜按喜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面色白,形寒肢冷,少腹拘急,小便频数,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偏肾阴虚者眩晕耳鸣,口燥舌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少苔,脉涩。
1.3 纳入标准:纳入:①符合腰痛的中医、西医诊断标准;②属肾虚腰痛著者;③性别、年龄不限;④病程≥3个月;⑤符合知情同意原则。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1.4 排除标准:排除:①不符合上述诊断、纳入标准者;②病程<3个月者;③结核、肿瘤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腰痛;④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或中途退出治疗者;⑤对受试药物过敏者;⑥治疗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措施者;⑦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1.6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可胜任原工作。有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基本能担任原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中显效30例,占66.67%;有效12例,占26.67%;无效3例,占6.67%;总有效率93.37%。对照组中显效15例,占33.33%;有效21例,占46.67%;无效9例,占20.00%;总有效率80.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2例,药疹3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