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一】
【配方】羌活、防风各30克,当归15克,赤芍、姜黄、黄芪各20克,炙甘草1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粗末,纱布袋装,扎口,白酒浸泡。14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榨取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即得,装瓶备用。
【功效】祛风胜湿,益气。
【主治】颈椎病,也用于颈项、肩臂疼痛,肢麻不适或头昏目眩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3次。
【来源】《丸散膏丹集成》
【配方】夏枯草200g,当归5g,白芍5g,玄参5g,乌药5g,象贝母5g,僵蚕5g,昆布3g,桔梗3g,陈皮3g,川芎3g,甘草3g,香附10g,红花2g。
【制法】将上述药物置陶瓷或玻璃容器中,用2500ml白酒浸泡3周,过滤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15~20ml,每日2次。
【功效】清热散结,化痰软坚。
【主治】瘰疬。
【宜忌】瘰疬已溃者忌用。
【附记】本方原为夏枯草膏,现改为酒剂。药酒过滤后也可以加白蜜250g或白糖250g调味。本方适用于瘰疬未溃者。
【配方】人参、细辛、茜草各30g,川椒、茵芋叶、金牙石、干地黄、防风、制附子、地肤子、蒴藿、升麻各60g,羌活250g,牛膝25g,白酒1500mL。
【制法】将前十四味捣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调血养荣,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主治】风寒湿痹,筋骨、关节酸痛,四肢挛急,口不能言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温服30mL,日服3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配方】丹参、川芎、杜仲、白茯苓、防风、白术、党参、桂心、五味子、陈皮、黄芪、山药、当归各30g,石斛60g,干姜、牛膝各45g,炙甘草15g,白酒2000mL。
【制法】将前十七味捣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补虚祛邪,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脚气痹弱、筋骨疼痛等。
【用法】口服:每次饭前温服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多效。
【配方】淫羊藿、巴戟天各25g,鸡血藤50g,白酒500mL。
【制法】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补肾强筋,活血通络。
【主治】肢体麻木、瘫痪、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坚持服用,每收良效。
【配方】狗胫骨500g,当归、千年健、威灵仙、百步舒、杜仲、延胡索、大枣(去核)、茜草各120g,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各15g,三棱、莪术各30g,红花50g,川牛膝100g,白酒4000mL。
【制法】将狗胫骨洗净、捣碎,余药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3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化淤,舒筋壮骨,通络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服15~30mL,日服3次。
【附记】笔者应用,方中狗胫骨另用水煎3次,取浓汁入酒中。凡孕妇及阴虚发热、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用。
【配方二】
【配方】羌活30克,防风30克,姜黄20克,当归15克,赤芍20克,黄芪20克,炙甘草10g。
【制法】上药粉碎成粗粉,纱布袋装,扎口,用白酒1500毫升浸泡。14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榨得的药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祛风胜湿,益气活血。
【主治】颈椎病,也用于颈项、肩臂疼痛,肢麻不适或头昏目眩等。
【附记】方中羌活、防风祛风胜湿,姜黄、当归、赤芍活血止痛,黄芪、炙甘草益气。颈椎病的治疗和保健方法很多,有的从补肾入手,有的从祛风湿、益气活血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