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星汤足浴足跟痛25例
足跟痛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症之一,引起足跟痛常见的疾患有足跟骨质增生、陈旧性扭挫伤、足踝慢性炎症、风湿痹证等等。本病病程多呈慢性,病情轻重不等。但无论轻重,都给患者的行走、运动、日常生活带来极大障碍。本病病位在足跟,体积较小,浸泡方便,今天介绍一个“乌星汤”泡脚外治法,笔者随访实践多位患者疗效都不错,介绍给大家:
方药组成:川乌15g,七星草15g,马钱子10g,续断30g,川芎30g,红花15g,桂枝30g,干姜20g,伸筋草20g,木瓜30g,细辛10g,独活30g。(注意:本方有大毒,严禁入口)
用法:①将上药放于容器内(如足浴盆、足浴桶)加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煎煮30分钟;②待温度适宜时,把双脚浸泡于药液之中(没踝为佳),边泡边揉搓患部,每次浸泡30分钟(中途可加温);③治疗完备,药液、药渣置留盆中收藏好。第二次使用时只需加热至适当温度既可;④每天浸泡1~2次,每剂药可用3天,2剂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注意:①方药之中部分药物有毒,如川乌、马钱子等。切忌内服,治疗后须洗手,药液须收藏好;孕妇忌用。②治疗时药液冷热要适度,严防烫伤;③新近外伤者,或皮肤有破损者,或有红肿热痛者忌用;④治疗期间忌剧烈运动或长途行走,并经常揉搓和活动患足。
疗效:收集治疗患者25例(排除新近外伤及红肿热痛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明确诊断为跟骨骨刺者15例;扭挫伤后遗者5例;其他5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或足踝部,或足外侧部疼痛,压痛,微肿胀,无红赤,行走时疼痛加剧(呈跛行),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其中15例中老年患者经X线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骨刺)。应用上述外治疗法,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2例,有效3例。疗效判定标准:足跟疼痛消失,肿胀消除,行走自如无痛;追访一年以上未复发者,可谓临床治愈。3个疗程后,行走无痛或微痛,在一年内病情又有反复,需要继续治疗者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