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个老中医留下的专门治糖尿病患者烂脚的独特洗脚方,建议转发收藏
方药:
蒲公英30g,地丁15g,菊花15g,双花30g,连翘15g ,苍术15g,黄柏30g,赤芍30g 。
制法:
将上面所有药材加水一起煎者成药汤;
煮好后滤去渣,取汤汁洗脚。
用法:
早晚各洗一次,每日一剂。
主治:
因糖尿病引起的烂脚丫
出处:
民间验方,治骨以来。
中医治糖尿病神效民间偏方
秘方:
甲组:黄芪、丹参、山药各15克 ,柴胡、五倍子、黄精、茯苓、葛根、生地、枸杞、山萸肉、蚕茧、苍术各10克,黄连6克,肉桂3克,仙鹤草60克。
乙组:鸡内金、僵蚕各3克。
用法:
甲组16味药,共煎汤,乙组鸡内金、僵蚕研粉,用汤药送服。
药理分析:
治疗糖尿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五倍子,僵蚕。《世医得效方》用五倍子治疗消渴引饮,《本草纲目》记载僵蚕“为末饮服,止消渴”,临床应用,确有降糖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僵蚕体内含有一种特有功能的蛋白质,对肾上腺皮质有刺激作用,通过其作用调整了患者内分泌及代谢方面的平衡,使体内的葡萄糖利用率增加至正常,不良反应小,可长期服用,疗程越长,效果越好,且不易复发。
黄连 苦寒清热,专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是治疗糖尿病胃热炽盛的首选药物。
在糖尿病的诊治过程中,若用大队凉润药中伍用肉桂,也寓反佐之意。临床有时阳虚症状不明显,但屡用滋阴药无效时,往往加一味肉桂振奋阳气,助膀胱气化,则症状为之改善。
黄芪,山药健脾益气,且多重用,黄芪补气力强又能升清,补气即可生津,升清即可布液,山药,黄精甘淡性平,既能补气又能养阴,补脾润肺固精。
《本草便读》中曰:“黄精,味甘如饴,性平质润,为补脾养阴之正品”。黄精为补脾阴之要药,配伍淮山药,茯苓诸药,既入脾经,能滋补脾阴,滋而不腻,补而不燥,又能健脾除湿,行而不滞。脾以升为健。葛根有生津化液之功,促进营津上升,精气布散,鼓舞胃气上行而生阴液。
糖尿病 尿酮体阳性,加黄连,黄芩。
传统三补的生地,枸杞,山萸,是肾脏阴阳平衡的关键用药。
鸡内金为 治糖尿病之验药,临床证明有降糖作用。
黄芪,丹参:认为其既能活血益气,利湿行水,又有强心,降脂,利尿,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的作用,能增加肾动脉灌流量,改善肾脏微循环,保护肾功能,并有利于调整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的高凝,高脂的状态。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仙鹤草有很好的降糖作用,治疗运用中,剂量为50-100克,取得较好的疗效。
久病消渴者,病情缠绵,非朝夕可愈,需经常节制饮食,辛辣,房事,诸多烦恼,久之心情不悦,肝气难舒;又久病消渴者,内生痰湿,瘀阻经络脏腑,使肝失疏泄进一步加重。朱丹溪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黄帝内经》曰:“疏其气血,令其和平,此为治也。”
五脏中,肝主疏泄,调节控制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变化。肝的经脉上行胃膈入肺,肝气郁结,易从火化,火性炎上,上灼于肺,肺阴耗伤,津液干枯则多饮,肝木不能调达,脾胃失其疏泄,则升降失常,气机不利,郁而化火,则消谷善饥。肝肾同源,肝火亢盛,肾阴耗伤,肾气失其固摄,约束无权,故多尿。可见三消所见,都与肝失疏泄有密切的关系,从肝论治,灵活加减,可收到满意疗效。
配方:
莲子一两,芡实一两,石榴皮一两,大黑枣5个,猪瘦肉2两
用法:
加水用泥锅煎一小时,煎2次(第一次煎好倒出来,再加水煎一次)。
水的分量要满过药为准,一天一剂。这是重病患者(瘫痪)的用量。轻者用量减半。也可以2天一剂。
方源: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紫竹林精舍,由一出家师来访时留下。
此方在精舍附近治好的人有几十个,无一复发,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