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是常见泌尿外科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石淋”、“砂淋”、“血淋”、“腰痛”等范畴。2006年8月~2010年11月,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9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23~72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当天发病;其中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22例,肾合并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结石10例;结石最大为1.3cm×1.1cm。对照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0~75岁,平均53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当天发病;其中肾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结石5例;结石最大为1.5cm×1.0cm。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症状:腰腹部阵发性疼痛,向同侧腹股沟处放射;肾区或沿输尿管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叩击痛或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红血球2个+以上。88例经B超确诊为泌尿系结石,有10例经X线腹部平片提示输尿管结石。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给予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处方:金钱草40g,海金砂(包煎)、生鸡内金、滑石(包煎)、石韦、冬葵子各20g,车前子(包煎)、牛膝、虎杖根各15g,生黄芪30g,木通、萆薢各10g。随证加减:肉眼血尿加大蓟15g,仙鹤草30g,三七粉10g;绞痛加元胡30g,乌药10g;肾虚加杜仲15g,桑寄生12g,山茱萸10g;湿热重,加黄柏10g,瞿麦15g。每日1剂,水煎1500m1分服。嘱患者排尿前做跳跃运动,以利于结石下行。21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2.2对照组:予口服排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同时大量饮水,配合排尿前作跳跃动作,疗程同上。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结石排出,并留有结石标本,尿常规检查正常,B超检查结石影消失;有效:临床体征消失,结石排出,尿常规检查正常,B超复查原有结石减少或缩小;无效:临床体征无改善,未见结石排出,B超复查结石位置、大小未改变。
3.2治疗效果:治疗组52例中,痊愈21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46例中,痊愈14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病案举例
5体会
《诸病源候论·淋病》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结石之形成,因湿热蕴结,膀胱热灼,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故以排石通淋、清热利尿、益气止痛为治则,使热清湿化,结石溶化排出。方中金钱草功擅清利湿热、通淋排石、解毒散瘀消肿;海金砂、石韦、虎杖根、鸡内金加强排石作用;冬葵子、木通清热利湿通淋;车前子、滑石、草薢清热利尿;生黄芪补气利水;牛膝引诸药直达病所。诸药同用,共建奇功。同时患者治愈后,并嘱日常多饮水,勿喝酒,加强全身运动,以防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