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2022-04-30 07:53:22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即是针对胃阳有余脾阴不足立言。汉代张仲景制“麻子仁丸”治脾阴不足大便难,创脾阴虚治疗之先河。《丹溪心法》也云:“脾土之阴受伤……遂成膨胀。”方书《症因脉治》也指出:“脾虚有阴阳之分,脾血消耗,虚火上炎,脾虽虚而仍热,若服温补,则火愈甚而阴愈消,必得滋补脾阴,则阳退而无偏胜矣。”吴澄在《不居集》中也认为“古方理脾健胃,多补胃中之阳,而不及脾中之阴”是片面的,对脾阴虚的症状,医家也指出:“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渴不思食。”以上所论均提示了脾阴虚在临床的重要性,也丰富了脾胃学说内容。
对于脾阴的生理功能,《养生四要》明言:“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之阳也,散水谷之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慎斋遗书》也云:“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运转,而不能输于五脏。”唐容川《血证论》更直言:“脾阳不足,水谷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也不熟。”可见水谷入胃,将其腐熟,蒸化,输布五脏六腑,除脾阳的作用外,必须依赖脾阴的资助,脾之阴阳缺一不可。
水谷入胃化为营阴,脾阴包括营血,津液之类是濡养人体脏腑、四肢百骸的重要物质,脾阴是各脏腑津血的源泉,脾阳充足则:“诸经恃此而长养”“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脾阴不足,不能滋养肺金则症见口干咽燥,干咳少痰。下不能充养肾精则见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心失所养则心悸怔仲,失眠健忘,木失所养则眼干目涩,肢麻震颤,可见脾阴一虚则五脏疾病互作,诸病生焉。故《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治阴虚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脏腑也。”
导致脾阴虚弱的原因很多,常见有燥湿暑热,医药误治,汗吐下利,饮食偏嗜,积滞生热,忧思劳倦,情志所伤,以及五脏虚损等等,皆可致脾阴亏损。脾阴可滋养五脏,然五脏津液亦通乎脾,脏气虚损,阴液不足,诸如肾阳不足,肝血亏虚,心营血少,肺津不布,皆可致脾阴虚。此外,过用温燥辛热之品也可伤及脾阴。
脾阴不足当治以甘平,《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欲甘。”然甘有甘寒、甘凉及甘温、甘平之别,脾阴不足治以甘平育阴,使受伤之脾阴有修养生息之机,甘平育阴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最为合适。《素问·刺法论》也云“欲令脾实……宜甘淡也”,常用药物有怀山药、黄精、甘草、茯苓、芡实、莲肉、薏苡仁、扁豆、玉竹、甘草、太子参、石斛、沙参、花粉、竹叶等。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