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读武侠书,常见这样的描述——某教某派某君,为修生养性,于某山某洞中盘膝而坐,绝杂念而气聚丹田,绝五谷而只服“辟谷丹”。十余日后,仍红颜乌发,双目有神,剑力如常,能与夺山之敌斗数十回合而心不乱、气不喘……
这些,以现代文明的观点来看,只是作者因情节需要的凭空杜撰,多为无稽之谈。前不久读《文史知识》,有专家披露“辟谷丹”的主要成分,笔者从医学角度予以深究,则认为是有可能(不是完全都如上述)的事!
据诸多史料记载,古时教派中人,一般都兼通医药,有的对药物的研究造诣颇深,并因此而成享有盛誉的医学家,如晋时的葛弘等。那种辟(绝)五谷而能生存到超越现代科学所限时日的关键,在于他们服用了“辟谷丹”。在进山修炼数月前,他们已开始减量食五谷,但遇增添食“辟谷丹”,及至洞中,便开始完全绝五谷而只服“辟谷丹”了。
那么,“辟谷丹”究竟为何物呢?
研究初步表明,“辟谷丹”的主要成分是中药白术、山药、黄芪、茯苓、大枣,还有花生仁、栗子仁、核桃仁等食品,这些物质占该丹95%以上。
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含糖类、胆碱、叶酸和多种氨基酸,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抗病能力,加强心脏收缩功能,改善微循环,防止肝糖元减少而起保肝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菌、利尿等作用。中药专著《本草别录》说它能“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益气,利阴气”。白术含挥发油和维生素A类物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能防止肝糖元减少而保肝,能促进体重增加及肌力增强。《珍珠囊》说它具有“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的功能,山药、大枣和茯苓,均为中医常用的补气药和强壮抗衰老剂。据营养学资料分析,上述药物所含糖类和淀粉比例很高,其中大枣所含糖类最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山药淀粉含量超过16%,本身就是某些山区的主食之一。再加上花生仁、栗子仁、核桃仁所含的多量植物油、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和多种微量元素,“辟谷丹”已完全能为人体提供生存所必需的大部分营养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