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真没想到九味羌活汤治杂病效果如神! 下颌关节炎 落枕 颜面神经麻痹 肌纤维组织炎 感冒 坐骨神经痛 急性荨麻疹感冒 风湿性关节炎
2023-03-28 08:26:23
九味羌活汤临床新用
审校/陈锐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各5g,细辛1g,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甘草各3g。
功效: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方解:
本方主治证由风寒湿邪侵于肌表经络,皮毛闭塞,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皮毛闭塞,阳气不得外达,可引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若寒湿伤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引起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是里有蕴热;若苔白、脉浮,则是邪在其表。治宜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方中羌活祛风散寒,除湿镇痛,除在表之风寒湿邪最宜,为主药;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除湿散寒止痛,又助羌活解表,为辅药;生地黄、黄芩清泄里热,兼以制约上述诸药辛温香燥之弊,以防过燥伤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恰当,不但可祛风散寒,除湿镇痛,兼清里热,而且温散不助里热,清热不恋表邪,实乃解表剂中一首良方。
加减:
本方证以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临床应用时,若肢体酸痛较剧,可重用羌活以加强通痹止痛之力;若湿邪较轻,肢体酸痛不甚,可去苍术、细辛,以减轻温燥之性;若湿重胸满,可去滋腻之生地黄,加厚朴、枳壳以行气祛湿;如无内热,则生地黄、黄芩又应减去;里热甚者,可加石膏、知母;如无头痛,可去细辛。
现代应用
风寒感冒
据报道,用九味羌活汤治疗风寒感冒,效果满意。
处方:
羌活5g,防风8g,苍术6g,细辛3g,川芎6g,白芷5g,生地黄10g,黄芩8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结果:
用上药治疗风寒感冒149例,复诊及随访120例,其中有效112例,占93.33%。
流行性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热多寒少,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脉浮。
九味羌活汤主之,羌活6g,防风8g,苍术5~10g,细辛1~3g,川芎3~5g,白芷3~8g,生地黄3~10g,黄芩3~10g,甘草3~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内服。
结果:
用以治疗流行性感冒186例,其中治愈163例,好转11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97.85%。一般服药3~5剂见效。
风湿性关节炎
风寒湿邪,初犯皮毛、肌表的证候,最宜用九味羌活汤加味治之,不仅能发汗祛湿,同时有温煦肢体、解除痹痛的作用。
处方:
羌活10g,防风10g,生地黄15g,苍术10g,细辛5g,川芎8g,白芷10g,黄芩9g,甘草5g,并随症酌加秦艽、威灵仙、桑寄生、豨莶草、五加皮、独活、薏苡仁等药。
笔者用上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56例,其中治愈120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59%。
急性荨麻疹
九味羌活汤临症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62例(病程2天~10年)。每日1剂,服药3剂痊愈119例,5剂痊愈15例,7剂痊愈10例,6例反复发作,10剂症状好转,无效2例。
坐骨神经痛
谢建斌用本方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38例,痊愈27例,好转3例。
禁忌与注意事项
本方辛温香燥之药较多,易于伤阴,故阴虚津少者不宜用。
九味羌活汤的临床运用
作者/曾光华
九味羌活汤出自《此事难知》,由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组成。为发表祛风胜湿,兼有清热存阴之方剂。笔者十多年来,对风寒湿邪所致诸症,运用此方,多获良效。现举例介绍于下:
一、感冒
患者宗××,男,31岁,工人,1981年12月8日诊。因发热不退一周,于前日收入住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经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等治疗,病未见好转,要求服中药。症见恶寒发热(体温38.5℃)、无汗、头痛、全身酸痛、口苦、恶心、纳少,脉细浮数,苔薄腻微黄。此乃风寒感冒挟湿,用本方去生地加陈皮,服二剂寒热退,头身痛止,口苦除。继以调理脾胃治疗二天,痊愈出院。
二、肌纤维组织炎
患者王×,女,44岁,教师,1979年7月5日初诊。诉昨晚半夜因事外出,恰遇大风,今晨即感右侧背部及肩胛区疼痛,右上肢不能上举,转侧起坐活动受限,西医诊断为背肌纤维组织炎,转中医治疗。见患者左肩抬高,右肩垂下,表情痛楚。检查:右侧岗下肌群、背阔肌群有明显压痛,局部僵硬感,脉弦细,苔薄白腻。
为风寒湿邪凝滞经络,气血阻滞;治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法。
药用:
羌活6克,防风10克,川芎6克,当归10克,白芷6克,苍术6克,细辛3克,天仙藤12克,五灵脂10克。服头煎药半小时后,即觉右背部、肩胛区轻松感,病轻减半。7月6日复诊,两肩部恢复常态,只觉右背及肩胛区轻度不舒适,守上方继服二剂而愈。
按:
本病由风寒湿邪凝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选九味羌活汤去苦寒凝滞的黄芩、生地,加当归、五灵脂活血止痛;天仙藤苦温利气活血,祛风化湿,并助太阳风药羌活祛风寒、散湿通痹而止痛。肌纤维组织炎发生在背肌者,选用九味羌活汤治疗效果较好。
三、颜面神经麻痹
患者任×,女,29岁,工人,1980年7月30日初诊。诉口眼㖞斜已六天,经西药治疗未见改善。嘴唇向左㖞斜,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饮食会从右嘴角漏出。自觉右颜面紧束麻木,右耳根部胀感,右眼发蒙,舌右侧味觉苦,脉细苔薄白。
诊断:
右颜面神经麻痹。证属风湿闭阻脉络,宜祛风胜湿通络。
药用:
羌活6克,防风9克,细辛3克,白芷6克,川芎6克,黄芩6克,甘草5克,秦艽12克,苍术6克,当归10克,炒僵虫10克,蔓荆子9克。
8月2日二诊:服药三剂,右颜面紧束麻木及右耳根部胀感减轻,舌面右侧味苦转为甜味,此乃风邪引动痰湿,守上方加佩兰6克以醒脾化湿,嘱服三剂。
8月5日三诊:嘴唇㖞斜转轻,右眼能闭合,食物味觉已不感甜味。右眼仍蒙,湿浊已化,肝阴未复,守上方去佩兰加枸杞12克以养肝明目,三剂。
8月9日四诊:嘴唇已不㖞斜,右耳根部不胀,眼蒙好转,右上眼皮有时发跳,以养血祛风而善后。
药用:
钩藤10克,菊花10克,炒僵虫9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芷6克,川芎6克,生熟地黄各10克,刺蒺藜10克,秦艽12克,防风10克。服三剂,诸症消失而痊愈。
按:
此由劳累汗出浴水,络脉空虚,腠理不密,风湿乘虚而入,闭阻脉络,气血流行不畅而发生。治疗以祛风胜湿通络为主,用九味羌活汤去凝滞之生地,加入蔓荆子搜肝风,散头面风邪,炒僵虫祛风化痰,秦艽散风祛湿,合当归通络舒筋。
四、落枕
患者徐××,男,30岁,工人,1980年5月13日初诊。头项部转动不便,左颈项肩部牵拉样痛已半月,经按摩针灸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日疼痛加甚,且影响左手臂活动,呈斜颈外观,左颈项肩部按压痛明显,症属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治宜祛风胜湿通络,用本方去生地、黄芩加天仙藤、陈皮、葛根。
5月16日复诊,服药三剂,左颈项肩部疼痛减轻,守方加当归以活血止痛,三剂病愈。
按:
患者由于球赛颈部肌肉过度疲劳,加上睡眠时头部姿势不当,致颈部肌肉受风寒湿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筋脉失养而产生落枕。选九味羌活汤加减,重用葛根以解肌祛邪、升津液、濡润筋脉,而解颈项肩部拘急。
五、下颌关节炎
患者杨××,女,54岁,护理员,1973年1月17日初诊。诉五年前一次右下颌关节脱位,复位后不久即感疼痛,至今未愈。每遇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怕吃硬食物,有时张口活动困难,不敢大声说笑,西医检查诊断为右下颌关节炎。经治只能暂缓一时,体瘦纳少,脉细苔薄白。
证属痛痹,先宜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法治疗。
药用:
羌活3克,防风6克,细辛3克,白芷5克,当归10克,川芎5克,淮牛膝10克,秦艽12克,制乳、没各5克,甘草3克。
1月20日复诊,服药三剂,右下颌关节痛明显减轻,守上方(缺当归、乳没)加鸡血藤20克,五灵脂10克。四剂。
1月25日三诊,右下颌关节痛止,继以八珍汤加味补养气血。1980年随访,未见复发。
按:
患者因右下颌关节脱位,损伤筋脉,加上肌瘦体弱,气血亏虚,血不荣筋,感受风寒易致本病。选九味羌活汤治标,因无湿邪及内热而去苍术、黄芩、生地,加活血柔筋止痛的当归、淮牛膝、秦艽、乳没;取得显效后,续用八珍汤补养气血而治本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