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唇炎是一种以唇黏膜红肿、糜烂、皲裂及脱屑为主要特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症时轻时重、日久不愈。中医将该病归为“唇风”的范畴。《医宗金鉴》中说:“唇风多在下唇生,阳明胃经风火攻,初起发痒色红肿,久裂流水火燎痛。料此症多生下唇,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诸病源候论》中称:“脾胃有热,先发于唇,则唇生疮。”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唇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是由于淋巴样细胞释放细胞毒因子,引起棘细胞变性,继而引发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病症。部分该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可为细菌感染,也可为病毒感染。有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寒冷、干燥、唇部遭日光照射、烟酒刺激、存在舔唇、咬唇的不良习惯、吹奏乐器等因素有关。(以上内容摘自:《慢性唇炎的中西医治疗》作者:吕小茹,夏庆梅,李楠,丁思路,韩萍萍,《当代医药论丛》2018年第2期第30-32页)
内服
方名:生地黄煎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活血行气。
主治:脾热唇枯
出自:《千金药方》
本人常用量:生地黄12g、天冬12g、玉竹12g、细辛6g、甘草6g、川芎6g、白术6g、麦冬12g、黄芪9g、黄酒80ml。
外用
1、治渖唇方
功效:破血行瘀,润燥。
主治:体内气血痹阻,或运行不畅、阴血内耗、气阴不能上达于唇所致的口唇粘膜粗糙而厚。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本人常用量:蛴螬虫30g、猪油适量,先将猪油加热化开,再放蛴螬炸至半焦,置凉将油滤出备用,每日3次用干净棉棒蘸取涂擦口唇。如无蛴螬,可用桃仁泥代替。
2、清热除湿祛风膏
功效:健脾,清热,除湿,祛毒。
主治:脾经湿热之唇风、茧唇、唇肿等。
出自:清代医案
本人常用量:黄连6g、黄柏9g、生地黄9g、浮萍9g、白芷9g、防风9g、当归尾9g、白鲜皮6g、白及6g、炒僵蚕6g、冰片1g,颗粒剂,少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