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民间中医献出秘方,几十年的心血,个个值得珍藏
1.口臭方
A.甘露饮 。B.黄连、枳实、甘草(各5克),焦山楂、勾丁(各15克)。
A方尤效佳。
验证病案:关于口臭一症的治疗,临床上要分二个方面。一是龋齿造成的;一是肠胃积热造成的。这里指的是后者,胃肠积热一般都是用清胃散或玉女煎,但是临床上都达不到百分之百有效,但有一方可以做到,这就是甘露饮。
忆2008年7月有一天,乐仁堂大药房附近空军家属院一少妇,朱玉娜女士经人介绍找到我,说别得毛病都没有,就是口臭,请开中药治疗一下。
刻诊:三十一二岁,面色红润,能吃能喝,舌淡白胖大,苔厚腻,双关脉滑大,大便不干,小便不赤热,略有饭后微胀,余无它症。看到舌淡胖大厚腻加微胀,我先辨证为脾虚湿盛、郁积化火,开出了平胃散加二陈汤加四君子汤,五付。
一周后,朱女士再诊,说前五付药无效,仍然是晨起口臭,请尽快解决此症,天天口嚼口香糖也不是个办法,想参加个社交活动都不便。看到朱女士焦急的样子,我觉得先前辨证有误,应该舍舌取症,直接用口臭专方甘露饮。又是五付。
一周后,朱女士喜形于色奔来告诉我,嘴不臭了,要求巩固。以后又吃了二十多付甘露饮,口臭彻底治愈。
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口臭甚多,大多三五付即效,有时也将上二方合用,效果亦可。但后方不如甘露饮效佳。此方乃从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书中学来,张步桃在书中说到:“我看过有五十年口臭的,服一次甘露饮就好了一半;很多口腔溃疡几十年的,服一次后症状就减缓一半”决非虚言。而且我还看到别的老中医用此方治疗口臭和口腔溃疡得心应手,因此医者不可不重视此方。
治疗口腔溃疡我习惯用封髓丹和潜阳丹加验方更得心应手,此另文再谈。
附甘露饮: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黄芩、茵陈、枳实、枇杷叶、甘草。
2.白癜风
如意黑白散
旱莲草90克,白芷60克,首乌60克,沙蒺藜60克,紫草45克,重楼45克,丹参30克,苦参30克,苍术24克。
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勿泄气。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
另外用肉桂30克,补骨脂90克,水酒各半浸泡一周后用之,擦洗。
云南来春茂方。我曾用此方治二例轻证,头部铜钱大,均治愈。大面积没有治过,效果不知怎么样,如有机会可以试一试。
3.郭永来止咳方
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枇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5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杏林集叶》)
方证体悟:此方乃郭永来老中医一生得意之方,大有刘草窗一生由痛泻要方而名之比。自从得到郭医之方,验之临床,确无虚言,真有相见恨晚之憾!
我屡用屡验,疗效百分之百,稍为作一加减即可,现已成我手中王牌专方,病例无数故尔不在例举,医者尽管放心大胆使用,一样会成为手中王牌。说明一点,对于早期外感风寒咳嗽,内兼痰饮者小青龙汤还是首选,这一点请医者注意。
4.开胃进食汤
四君子汤、二陈汤、藿香、木香、丁香、砂仁、厚朴、生麦芽、生稻芽、神曲。
方证体悟:关于脾胃纳呆一证,过去临床上习用焦三仙,效果并不是太理想。一日读到北京名医张炳厚回忆刘渡舟老中医的文章,其中谈到开胃进食汤,我觉得甚好,就有意在临床上验证。
我这人不爱自拟方,特爱走捷径,投机取巧,从小上学就养成了不管干什么首先找方法,找窍门。在学医上也是,爱看老中医的书,不爱看纯理论之书,除了惯用经方外,就是找老中医的验方,尤其是他们一生最得意之方为我所用。但我并非什么都相信,讲得再好,不在临床上检验十例以上,我是不会取的。该方就是经过多次验证确实有效,故尔写出,供同道使用。
下录全文:某星期天,吾与刘老对奕,吾师弃马掩护七步卒过河,名曰仙人指路,对奕三局,吾皆遭惨败。欲求再奕,开饭时间已到。吾师兴高采烈,餐饮逾常,吾心则久久不能平静,视食而不能进。吾师见而笑曰:“思虑过度伤心肝,汝能触事如此费神,长此下去,必伤于脾,今余授汝一方,以备后用。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载开胃进食汤(含党参、土炒白术、云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藿香、木香、丁香、厚朴、砂仁、生麦稻芽、建神曲),治疗饮食不馨或纳少。凡因脾胃虚弱,运纳无权者,投之即效。”
数日后,临床遇一脾虚纳呆患者,刘老即用上方。三日后,病人喜来奔告: “服药后,脘闷消失,饮食倍增,总有欲食感,不知食多少为宜?”吾师说:“胃气始复,食量应徐徐而增,以防重损脾胃。”
后又遇一位不食病人,吾欲投“开胃进食汤”,师摇头曰:“此人知饥而不能食,乃胃强脾弱。胃强,受纳正常,故知饥;脾弱,失其健运,故不能食。正宜‘消食健脾丸’,遂改为汤剂。即平胃散加炒盐,胡椒,麦芽,山查,白蒺藜。”听毕,真让吾耳目一新,赞叹不已。四十年来,吾辨证运用此二方,每每获得佳效。
5.手足皲裂
桃仁50g,生猪板油50g
捣成油脂 ,日擦4~5次。
验证病案:此病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挺烦人。裂在脚上还罢了,不过痛点;裂在手上不仅疼,而且干不成活,所以患此证的病人还是很苦恼的。
忆2006年10月西安市西郊某保险公司经理张艳萍女士,在看其它病时,伸出手来叫我看,手大拇指和手大鱼际处裂口纵横,说痛的钻心,平时洗碗洗衣服时戴个橡胶手套极不方便,请求给予一治。
我说可以,开出桃仁50克,令其捣成泥状,回去到市场上买一两新鲜猪板油,特别要求,必须是新鲜生板油,不是别的油,和桃仁捣在一起,密放在一小瓶中备用。每天将手温水洗净日涂抹2~3次即可。一周后,张女士告之,好了。
2007年曾治一回民老太马平贤,亦是手足皲裂,因是回民,不能用猪板油,令其用牛羊板油亦效。临床上每年我用此法此方治愈手足皲裂者均在十余例。此方再加654-2片(山莨菪碱),50片研末,混在一起治疗冬季冻伤疮亦是百打百效,愿同道试之。
6.局部无名肿胀
蚕砂50克
碾碎,用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3~4次,或将蚕砂布包蒸热, 热敷患处多次即消。
方证体悟:此方来自一药师之手。2008年一日,我看完病后,和一年轻中药师聊天,此中药师系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在农村行医多年,虽说不到四十岁,临床经验相当丰富,远超过城市大医院同令人,只不过是耐不住农村的寂寞,跑到城市里谋生,谁知由于年令不老,学历不高,竟无人欣赏,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只得屈就中药调剂员一职,以暂糊口,真是令人遗憾。
由于我早年下乡时,曾在农村当过赤脚医生现称为乡村医生,故对其颇有好感,闲时经常传些中医药经验与其。同时本着三人一行,必有我师之心,也向其请教一些问题。其中一日谈到,临床上每每遇到四肢局部肿胀问题有何良法?其说易耳!用蚕砂适量布包蒸热,多熨患处几次即可。
我听后惊之,就这么简单!答曰是的。他在临床上治过多例均效。想起自己在临床上多是开汤方行气利水,效果平平,甚止无效,病人吃几付药无效也就不再来了。惭愧!自从得此一方,拿到临床上验证确如此药师所言,疗效较好。
7.急性软组织扭伤不超过三天
生栀子30克,生大黄30克,芒硝30克
粉之,用蛋清或醋调成糊状,外敷即可。
验证病案:忆我的小侄儿2~3岁时,玩耍时不小心,额头一下碰到床角上,立马起了个核桃大的青包,把我母亲和全家吓得不知如何好,揉又揉不得,包又包不得,孩子疼得一个劲直哭,等我下班回来,其父母问我怎么办?要不要上医院?我检查了一下,说不用,我曾经看过哪本书上讲到用生栀子粉醋敷就可以消肿止痛。
试试吧!查了书上说栀子确实有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当时考虑这么大个疙瘩光活血恐怕太慢,于是又想到元明粉有渗透压作用,可以逼水外渗,故又加入元明粉,又想起生大黄也有消瘀止痛的作用,况且前人已有验案,所以又加入生大黄,上二药研粉合上元明粉用醋糊之,谁知第二天早上一看,一夜之间,核桃大小般的青包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仅留下浅浅的青印。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这种情况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碰伤,只要是不碰破,就可以用上方。临床上看,碰伤以不超过三天为效果最好,三天以后再用或陈旧性扭碰伤不效。
8.外洗皮肤湿疹
苦参60g,蛇床子30g,百部30g,益母草30g
可加野菊花、地骨皮各30g。煎水洗涤。每剂药可煎洗2~3次,配内服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