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脾胃病辨治验案
2023-09-30 15:29:45
病例一:
李某,男,39岁。诉:胃脘冷痛7年余,伴呃逆频频,呕恶痰涎;呕恶不舒,时有泄泻,手足不温,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略滑。1年前胃镜示:“①胆汁反流性胃炎。②胃底息肉多发,并实行电凝术。”近一年胃脘冷痛、呃逆不适加重。曾常用654-2、胃复安肌注;屡服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林霉素、果胶铋、奥美拉唑等,上述症状时轻时重。近日复因受寒,呃逆痰涎,胃痛加重,要求中医诊治。
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痰阻气逆)。
治则:温中健脾,益气散寒。方选附子理中丸合旋覆代赭汤。
处方:制附子6克(先煎),党参9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旋覆花18克(包煎),代赭石6克(先煎),姜半夏9克,生姜3片,大枣3枚,刀豆子9克。连服2周,诸症痊愈。
本案胃病多年,电凝术后,脾胃伤损,复感寒邪,中阳虚寒,疾阻气逆。虚寒夹杂,胃气逆乱。方用附子理中汤温中健脾,益气散寒,恢复升降有常;旋覆代赭汤下气消痰,降逆止呕。刀豆子温中下气,疏利肠胃,降逆止呃。本案辨证求本,切中病机,方药合理,诸症自除。
病例二:
刘某,男,49岁。胃脘冷痛伴脘腹胀满已6年余,常伴有眩晕,吐清水,略有咳嗽,吐痰,厌食不化,舌胖,脉滑。曾2次胃镜示:轻度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幽门梗阻,幽门螺杆菌阳性,屡服中西药治疗,终未获愈。近因旧病加重,求余诊治。
诊断:胃痛(脾胃虚弱,胃阳不振,痰饮阻滞)。
治则:温阳化饮,健脾消痞,方选苓桂术甘汤合枳术丸合小半夏茯苓汤,加白胡椒。
处方:茯苓30克,桂枝15克,焦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炒枳实9克,姜半夏9克,白胡椒3克。守方连服3周,诸症皆除。
本例胃镜示:①不完全幽门梗阻。②轻度浅表萎缩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弱,胃阳不振,水饮内停,胃气上逆所致。幽门螺杆菌阳性当属中医“邪毒”范畴,这种病邪之所以常侵犯人体胃腑,并引起胃腑病变,必然与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有关,当以健脾益胃,扶正祛邪,“四季脾旺不受邪之义”。方选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小半夏茯苓汤,降逆止呕;枳术丸健脾消食,行气化湿,方中焦白术健脾益气;白胡椒温中下气,消痰解毒,醒脾开胃,与焦白术相伍,扶正补虚,祛邪解毒,减弱幽门螺杆菌的侵犯,纵观本案,随症施治,选方选药精准,是取效之关键。
病例三:
柴某,男,55岁。自诉胃脘隐痛已10年余,常因酒食不节、操劳、思虑过度,出现胃脘隐痛,脘腹胀满,嗳气食少,少气懒言,汗出易感,时时汗出,舌暗有瘀斑,脉细无力。曾3次胃镜示:1.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窦炎,胃息肉,幽门螺杆菌阴性,施行镜下微创治疗已半年,上述症状加重。求余诊治。
诊断:胃脘痛(中虚气滞)。
治则: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莪术木香散:黄芪30克,桂枝15克,炒白芍30克,生姜3片,大枣8枚,莪术10克,木香6克,炙甘草10克。守方服用2月余,顽疾竟除。
脾胃为仓廪之官,气血化生之源,若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气机郁阻,日久胃络失养,黏膜萎缩,治宜健脾补中,理气和中。方选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木香莪术散,意取叶天士“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瘀血,久病入络”之义,以行气消瘀积,尤其莪术一味(《本草备要》曰:“莪术辛苦气温,入肝经血分,破血中之气,气中之血,化瘀通络,开胃化食,解毒止痛,治心腹诸痛……”)与黄芪相伍,能显著改善胃黏膜萎缩,临证对息肉、疣,确有良效。
病例四:
陈某,男,47岁。诉患阳痿5年余,屡服补肾药,收效欠佳。近3年并发出现胃脘胀满,喛气,嘈杂,泛酸已3年,每次发作伴有喛气、嘈杂、泛酸,脘腹胀满,便结不利,厌食纳差。舌淡,苔薄白,脉弦。胃镜示:胃窦慢性糜烂性胃炎,胃底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
诊断:胃脘痛(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治则:疏肝理脾,行气宽中,解郁通腑。
方药:四逆散合六磨汤加九香虫加左合丸加减:柴胡6克,枳壳12克,炒白芍12克,甘草3克,木香6克,沉香3克,乌药6克,焦槟榔8克,大黄3克,姜连3克,吴萸6克,九香虫20克,守方增损,连服2月。阳事反而好转,取效甚佳。
本例久患阳痿,情绪不遂,郁怒伤肝,木郁不达,横逆犯胃,致肝胃气机阻滞。方选四逆散调肝理脾,六磨汤行气异滞,通腑除胀,气顺胀消,左合丸疏肝和胃止痛。九香虫量大,理气止痛,补肾健阳,流通血脉,对本案一举两得,取效甚捷。
病例五:
刘某,男,62岁,自述冠心病支架术后2年余。2年来常反复出现胃脘胀痛,呕吐不适,心下痞满,惊悸不舒,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大便不利,舌苔微黄腻,脉细濡略沉。胃镜示:①慢性红斑渗出性胃炎。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形成。
诊断:胃脘痛(脾虚气滞,胃阳不振,寒湿阻滞)。
治则:温中健脾,燥湿除痞。
方药:厚朴温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桂枝、厚朴20克,茯苓30克,炙甘草6克,干姜3克,草豆蔻9克,木香6克,陈皮6克,炒枳实9克,西洋参6克,焦白术9克,姜半夏9克,炒麦芽30克,姜黄连6克,桂枝30克。嘱坚持守方,而收佳效。
本例患者支架术后,身体虚弱,渐致脾胃亏损,胃阳不振,寒湿内生,中阻气滞,胃失和降,故见呕吐不适。《古今医统大全》曰:“久病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患者脉细濡略沉,为心气虚弱之象;而濡略沉,为脾虚湿阻气滞之象;《证治汇补·痞满》:“大低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夹痰,不能运化为患。”方选厚朴温中汤温中行气,燥湿除满;枳实消痞丸,消痞除满,健脾和胃,重用桂枝一则降逆,二则通阳强心,取仲景桂枝甘草汤之义,以治惊悸不安,调理月余,药简效宏。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