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老人老病用老招
>>
查看详情
孙轶秋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2024-02-29 07:45:54
孙轶秋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朱明馨 金凤 杨丹枫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指儿童在1年内频繁发生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属中医学“体虚感冒”“虚人感冒”“汗证”等范畴。《证治汇补·伤风》云:“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谨,即显风症者。”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孙轶秋从事中医儿科临证工作多年,擅长治疗小儿肺、肾系疾病,现将其论治RRTI的经验整理如下。
病因病机
孙轶秋认为RRTI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正虚与邪实两方面,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虚损,尤其是在肺脾两虚的基础上,反复感染六淫之邪所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正与邪消长变化的过程。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胃虚弱,肾气未盛,腠理疏松,筋骨未坚,此为导致其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主要因素。《小儿药证直诀》谓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肺脾肾三脏均不足。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布卫气于体表,卫气有护卫肌表以御邪入侵、司汗孔开合以调节体温等功能;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是气血化生之源,肺之气依赖脾运化之精微充养。肺气虚则卫阳不足,卫外不固,易于受邪;脾气虚则气血乏源,营虚卫弱,抵御力差。肺与脾为母子之脏,脾健肺强,脾虚肺弱,反之亦然。肾为先天之本,育元阴、元阳,脾气有赖于肾气的推动,肾气亦赖于脾气的充养。肺肾金水相生,阴阳互滋,肾虚不能承上以滋肺,肺虚不能养下以滋肾。肺、脾、肾三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抗邪能力下降,则会导致屡感外邪,正虚邪恋,反复不已。
营主内守而属阴,卫主卫外而为阳,营卫调和,阴平阳秘,腠理致密,开阖有节,则抗病力强。若营卫失调,卫气不固,营阴外泄,则汗出较多,动则尤甚,故导致屡次复感。《诸病源候论》云:“复者,谓复病如初也。此由经络尚虚,血气未实,更致于病耳。”故孙轶秋认为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正虚是本病的关键。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江育仁强调RRTI的发病关键为“不在邪多而在正虚”,RRTI患儿可能是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营卫不和”的体质,从而对呼吸道病毒有易感性,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全国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汪受传指出,RRTI患儿肺、脾、肾三脏不足,卫外功能薄弱,加之寒温不能自调,外邪易从口鼻、皮毛而入,侵犯于肺卫,导致复感发生。孙轶秋师承二位名家,临证颇多发挥。
辨证论治
孙轶秋临床多以益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RRTI,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仲景原用此方治疗血痹证,因其可益气温经、调和营卫、祛风散邪,经适当加减可用于治疗多脏器系统疾病。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此方可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是体质虚弱者防治感冒的良方。现孙轶秋将两方相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收效明显。
基本组成为:
黄芪15g、炙桂枝5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防风6g、大枣10g、五味子10g、蝉衣10g、炙甘草3g。
咳重
者,加葶苈子、天竺子;
痰多
者,加款冬花、陈皮;
喉痒
者,加牛蒡子、射干;
咽红
者,加板蓝根、玄参;
身热未清
者,加青蒿、银柴胡;
喷嚏流涕
者,加白芷、辛夷;
汗多
者,加麻黄根、瘪桃干;
外感风热
者,加连翘、桑白皮;
外感风寒
者,加羌活、细辛;
大便干结
者,加瓜蒌仁、枳实;
纳食欠佳
者,加焦楂曲、鸡内金;
阳虚
者,加仙灵脾、补骨脂;
阴虚
者,加麦冬、枸杞子;
血虚
者,加当归、熟地黄;
湿盛
者,加苍术、茯苓。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3岁以下小儿药量酌减。4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如遇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症状轻微时可在基本方上加减治疗,症状较重时停服上药,按中医辨证治疗,感染控制后再继服本方。
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经,既能健脾益气补中,又能益卫固表止汗。《本草汇言》谓:“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本草纲目》载:“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桂枝辛温,功能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酸苦微寒,功能益阴敛营,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相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RRTI患儿表卫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故桂枝用量宜轻,白芍用量宜重,解表之中寓敛汗之功,和营之中有调卫之效。白术归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固表,被前人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善治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防风辛甘微温,功能祛风、固护肌表,《药类法象》称其“治风通用”,有风可祛,无风可防,又称“屏风”。黄芪合白术更著益气固表实卫之力,黄芪配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大枣甘平,既协芍药补血和营,又助黄芪、白术健脾益气。五味子收敛止汗、益气生津,蝉衣疏风止痉,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鼓舞卫阳,白芍、甘草相合,酸甘化阴,滋养营阴,大枣、甘草相合,甘缓调中。诸药合用,共奏益肺固表、调和营卫之功,既可补益正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又可祛风达邪,治疗呼吸道感染轻症。
验案举隅
张某,男,5岁,2015年12月16日初诊。家长诉患儿近半年频繁感冒,反复发热,咳嗽,喷嚏、流涕不断,出汗偏多。期间两次因肺炎住院治疗。最近咳嗽,早晚为甚,吐少量白痰,流清涕,不发热,纳食欠香,二便正常,自服头孢克肟等药物,效果不佳。刻下:体温复常,咳嗽阵作,鼻流清涕,纳食欠香,舌淡红,苔白根稍腻。查体:咽不红,扁桃体I°大,双肺可闻及少许痰鸣音。
辨证:肺卫不固,脾运失健。
治法:益气固表,助正达邪。
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黄芪15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防风6g,炙桂枝6g,款冬花10g,射干5g,辛夷10g,蝉蜕10g,陈皮6g,大枣10g,生甘草3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12月23日二诊:患儿咳嗽缓解,流涕减轻,出汗仍多,食纳稍增,舌淡红,苔薄白。辨证为肺脾两虚,营卫不和。守前方去射干,加五味子10g、茯苓10g。服药7剂后,患儿基本不咳,不流涕,纳食转佳,嘱守原方继进21剂。随访6个月,患儿仅感冒1次。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